在农村参加完丧事酒席后,孝衣孝布该怎样处理才好?可直接带回家吗?( 四 )


社会与时俱进,日新月异,吐故纳新,去旧出新,白事简办,红事新办 。规矩是人立的,讲究是给活人看的,活时不孝,死了乱叫,逝者入土为安,活者无愧为安,留着孝衣孝布又有何用,扔了如何,拿家又能怎样,只要心无愧疚去留都无所谓了!
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习惯,这个事情不能一概而论,故处理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
在我们这里,参加完丧事对孝布的处理分亲疏关系,如果是至亲,那这些孝衣孝布一定要带回家保存好,以备后用 。大家都知道丧事后的祭祀每七天为一七,每一个七至亲都要到坟墓去祭祀,这时就需要穿孝衣戴孝帽子,一直到满七(十七)才结束 。
一般亲朋好友丧事结束就可以随便处理了,如果跟着一起去下葬,把这些东西扔墓坑里就行了 。当然了,拿回家做其它用处更好了!
提主的这个问题提的不错,在中国家庭里死人披麻戴孝是对死者的尊敬,增添悲哀的气氛,也意指孝子贤孙象白鹤一样恭送死者魂魄驾鹤西去 。因此人死后,第一件事是赶紧的把白色的孝衣和孝帽给孝子贤孙们戴上 。一直到开丧悼念的那一天,众亲朋好友都到了,每个人都领一顶白布孝帽,给死者行磕头大礼 。
孝布其实是个好东西,现在人看不在眼里了,以前孝布是人人必争的布片,甚至还因为大小而闹的不愉快,因此撕孝布的人要公正而又有威望,多数都是和死者有直系的亲属,一直到现在手撕孝布的人是家庭中的公亲 。而且他对死者家庭中的近亲和远亲心中都有一定的了解,对于撕孝布的长短都有一定的讲究,辈份的大小和孝布的搭色也有不同,通长孝子是白孝服扎麻,孝孙是白孝服扎红,曾孙是孝服扎绿 。由此看这也是一种文化 。
人们过去争议孝布的大小是有原因的,人死入土后,孝布就是家庭中做鞋或缝缝补补的好布料了,是一块难得的布料,人穷时一小块布也是好的 。
如今富有了,孝布也不是宝贝了,一般在死人入葬后,很多人都不要了,但是不能烧的,烧是一种不尊重,也对自已不利,会惹丧主不高兴的,放进垃圾桶倒是可以的,家里有用得上的那就更好了 。
按照我们老家的风俗习惯,参加完丧事酒席后,孝衣孝布都是在送葬,死者下葬后,直接在坟前烧掉,不能直接带回家!第一,按照我们老家的风俗习惯,农村的丧事一般办三天,这三天,孝衣孝布,你自己收好,因为祭奠的时候,都要用的,这三天之中,你都可以直接带回家!第二,农村丧事的第三天早上,是下葬的时候,这时候,所有的亲戚朋友都要穿着孝衣,孝布去送葬,下葬完逝者以后,所有人的孝衣孝布这时候要全部在坟前烧了,这叫做还孝!第三,城市的人去世后,第二天早上就送去火葬场火化,火化完后,有墓地的,当天就下葬了,参加葬礼的所有人,都要把孝衣孝布全部都在坟前烧了,也是还孝!所以在农村参加完丧事酒席,孝衣孝布都在下葬的时候全部烧掉,不能直接带回家!大家哪里是怎么处理参加丧事后的孝衣孝布呢?可以直接带回家吗?请大家评论区留言!
在农村作为亲戚去参加葬礼,一般都会分发给一个孝布 。在我们家乡这边亲戚去世,去参加葬礼吊唁完毕以后就等着孝子来给你磕头,然后给你孝布 。在这个过程中,孝子磕完头,如果孝子是你长辈或者比你大,这个头你承担不起,一般要给他还回去,也就是说你再给他磕头 。如果孝子辈分比你小,你就不用磕头了,你可以作个揖完事 。那么孝布怎么处理呢?
处理方式每个地方不一样,我们家乡这边的话葬礼上的孝衣全部都是租来的,包括吃饭的碗,盆,还有搭灵棚的帐篷,这些丧葬用品葬礼完毕以后要归还给人家 。孝布就不用了,孝布都是主家花钱买来,雇人撕的孝布,来葬礼吊唁的亲戚每人都有孝布,这块孝布在我们家乡这边这边也可以带回家,但是前提是把它撕开再带回家当抹布 。一般不做它用 。我们家乡农村葬礼上自家人的孝布一般在第二天圆坟之后撕掉,亲人去世在第二天天没亮以前要进行圆坟,圆坟时候戴孝带上铁锹给坟头填土,完了还要再哭一通 。完事之后就可以把孝布撕毁扔掉或带回家当抹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