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陈师《茶考》载:“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 。”细茗是茶末还是芽茶还不清楚,不加佐料,直接投茶入瓯,用沸水冲点,杭州一带俗称“撮泡” 。撮泡开创后世用杯、盏冲泡茶的先河 。

文章插图
明代张源《茶录》、许次纾《茶疏》对用壶泡茶法论说较详,归纳起来大致有备器、择水、取火、候汤、泡茶、酌茶、啜饮这些程序 。
清朝,在闽、粤的一些地区流行一种青茶(乌龙茶)的“功夫茶”泡法 。功夫茶具有“四宝”,即潮汕炉、玉书碨、孟臣罐、若琛瓯,均小巧玲珑 。清袁枚《随园食单》“武夷茶”条载:“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 。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 。”
总之,明清的泡茶法继承了宋代点茶的清饮,不加佐料,包括撮泡(杯、盏泡)、壶泡、功夫茶(小壶泡)三种形式 。泡茶法蕴酿于隋唐时期,正式形成在十六世纪末叶的明朝后期,鼎盛于明朝后期至清朝前中期,流行至今 。
1、 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者之间是互相补充的多、相互抵触的少,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从哪个层次、哪个方面江都可以做出宏篇大论来 。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当然也融经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 。中国人“以茶利礼人”、“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条都是通过饮茶贯彻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 。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公开申明的“茶禅一位“,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它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 。

文章插图
2、 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中国茶文化更崇尚自然美、随和美 。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教禅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清净之美是顺理成章的 。但它的“四规”、“七则”似乎过于拘泥于形式,打躬静坐,使人是很少能感受到畅快自然的 。中国茶文化最初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于道教的追求静清世界也有很大关系,作为艺术层面的中国茶文化更强调自然美学的精神,于是变成了一种传统 。但是中国茶道没有仪式可循,往往也就道而无道了,所以一说茶道,往往首推日本 。
3、 中国茶文化包含社会各个层次的文化;日本茶文化尚未具备全民文化的内容 。中国茶文化自宋代深入市民阶层,其最突出的代表是大小城镇广泛兴起的茶楼、茶馆、茶厅、茶室 。民间不同地区更有极为丰富的“茶民俗” 。日本人崇尚茶道,有许多著名的世家,茶道在民众中亦很有影响,但其社会性、民众行尚未达到广泛深入的层面 。也就是说,中国的茶道更具有民众心,日本的茶道更具有典型性 。

文章插图
感觉日本人喝茶比较郑重的那种,两只手持杯,特郑重,好像手里捧的不是一只茶杯而是几百块钱似的,就差跪下磕两个了 。而我们国内的茶文化讲究的是闲情逸致,悠哉慢哉的品味其中的内涵,修养身心,这是给我最大的感觉 。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悠久的,不过在宋朝以前,与其说是饮茶,不如说是吃茶来的确切 。
在原始社会的时候,茶作为一种对身体有益的叶子像蔬菜一样的使用,那时候人们从野生茶树上采下鲜叶,然后煮成羹汤食用 。
到了春秋时代,茶还是被当成蔬菜来食用的 。直到人类进入阶级社会,有闲阶层的出现才使得饮茶有了新的方式方法 。饮茶专用的器具被生产出来,不过食用方法还是以烹煮为主,煮茶用锅,饮茶用碗 。
- 2022北京冬奥会冰壶混双循环赛中国组合57不敌美国遭遇三连败,如何评价本场比赛?
- 在你心中古代十大名将排行有哪些能入榜?
- 古代女生的内衣什么样?
- 中国足协世预赛为什么要承担其他球队的差旅费?
- 你敬仰哪些古代女英雄?
- 勤奋学习的诗句推荐 有关勤奋学习的诗句
- 中国的出轨率,出轨数是世界第一,是什么导致人们的三观扭曲了?
- 最美的20句爱情诗 诗经爱情诗执着
- 如何看待中国足协被要求承担对手差旅费?
- 《2019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厦门进入榜单前十强,位列第七位, 你怎么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