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饼茶已经开始出现,不过饮茶的方法还是更像吃茶,人们把饼茶研碎,放入锅中用沸水煮,然后放入葱姜和橘皮调味 。
到了唐朝,陆羽所写的《茶经》对茶的产地品种用水以及器具都进行了整理和规定,茶文化开始盛行,成为文化人和贵族的时尚 。在陕西西安法门寺地宫中出土的唐僖宗使用的专用茶具做工精细,种类繁多,可以看出人们当时对喝茶的重视 。唐朝的时候讲究的人家喝茶的茶具有24种,在陆羽的《茶经》中记载的有29种,不过喝茶的主要方法还是把饼茶研磨成末,过筛,用沸水冲泡,加盐调味后品饮 。饮茶、团茶是贵族的最爱,所谓的龙团凤饼十分珍贵 。所以在古诗中关于茶汤的描写常常提到“雪”这个字眼,因为上等的茶汤的确是白色的 。
到了宋朝的时候,散茶出现了,散茶最初的制作工艺类似现在的“蒸青”,饮用的方法跟现在也差不多,不用研碎,通过冲泡茶叶得到清新的茶汤,不用加盐,直接品饮茶叶本身的清香 。茶叶本身的品质开始受到重视 。
元朝的时候,茶叶出现这样三类,即茗茶、末茶和腊茶 。茗茶是叶茶,末茶是将茶叶烘培后磨碎制成的,而腊茶则是将茶叶紧压后加米汤粥液制成的,也就是饼茶团茶 。腊茶最为贵重,主要为贡茶,民间是看不到的,民间饮用叶茶和末茶 。
到了明清,茶的种类开始多了起来,首先是芽茶也就是叶茶开始成为贡品,在制作工艺上炒青的技术也出现了,同时紧压茶在边贸活动中成为主角,不过这时的紧压茶主要是黑茶,同时茶叶窨制技术出现,人们已经知道用十几种不同种类的香花来窨制花茶 。明末清初的时候,发酵的红茶和半发酵的青茶即乌龙茶也相继出现 。
可见,虽然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十分久远,但是古人喝到的茶汤的滋味跟我们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也正是因为喝茶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等人生大事中的一件,人们才会对它进行不断的探索和钻研,让今天的我们可以喝到“绿红青黑白黄”这六大类数不清名称的好茶!
在唐朝陆羽写茶经之前,作为茶树原产地的中国,对于这种植物利用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但在陆羽之前,茶并不是一个系统的文化体系,而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一种,仅是一种生活资源而已 。正是陆羽的出现,将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茶,提升到了朝野痴迷的程度,将喝茶从一种日常生活的举动,上升到了精神层面,成为一个文化系统 。
中国没有茶道的规程仪式,但是我们都不否认中国也是有茶道的 。有人将中国的茶道就称做“茶文化”,其实两者还是有概念上的区别的,可以说茶道是茶文化的一部分 。但是如果我们专门定义一个茶道意义上的茶文化,也是可以的 。
日本茶道怎么来的?
古代日本既不种植茶树,也不喝茶,直到7世纪左右,才从中国学会了喝茶 。当然,随着茶道的流行,日本各地都出产了许多名茶、名茶具 。这是后话 。
在平安时代,日本品茶之风在皇室、上层贵族阶层之间非常流行 。当时还不能称之为茶道,茶事盛会上注重的是彼此炫耀进口茶与茶具(许多优质茶、茶具就是来自于中国)等等,茶事结束后再举办一场酒会,类似于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 。
真正的“茶道”是从室町时代的寺院茶开始的 。寺院茶也来自于中国 。中国种茶、喝茶的历史比较长,尤其对于僧人来说,清苦的茶水可以提神醒脑,是参禅打坐的最佳伴侣 。日本在向中国学习文化艺术、学习佛教的时候,便将寺院茶也一并学了过来 。
村田珠光是日本茶道的开山者 。他生于公元1423年,逝于1502年,11岁时便在奈良的寺院中做和尚,19岁又在京都修禅,是一名天份非常高的僧人 。他修行的时候,曾从自己的尊师那里获得一幅来自宋朝禅宗巨匠的墨宝,并将这幅墨宝悬挂于茶室之中,凡是到来之人,都要向这幅墨宝致敬,这就是禅茶一味最早的由来 。
- 2022北京冬奥会冰壶混双循环赛中国组合57不敌美国遭遇三连败,如何评价本场比赛?
- 在你心中古代十大名将排行有哪些能入榜?
- 古代女生的内衣什么样?
- 中国足协世预赛为什么要承担其他球队的差旅费?
- 你敬仰哪些古代女英雄?
- 勤奋学习的诗句推荐 有关勤奋学习的诗句
- 中国的出轨率,出轨数是世界第一,是什么导致人们的三观扭曲了?
- 最美的20句爱情诗 诗经爱情诗执着
- 如何看待中国足协被要求承担对手差旅费?
- 《2019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厦门进入榜单前十强,位列第七位, 你怎么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