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满满的强秦君臣们 , 终于有足够的底气在崤函雍州一隅将战略目光投向中原 , 并开始“有席卷天下 , 包举宇内 , 囊括四海之意 , 并吞八荒之心 。”
为实现这一宏伟蓝图 , “孝公十三年 , 始都咸阳” , 将咸阳作为攻击出发阵地 。“十九年 , 天子致伯(赐予霸主称号) 。二十年 , 诸侯毕贺 。秦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 , 朝天子 。”经过秦孝公励精图治 , 秦国迅速由羸弱小国一跃而为战国七雄之首 , 这头威风凛凛的西域雄狮开始对中原虎视眈眈 。
(秦昭襄王)
四、秦昭襄王:问鼎中原秦孝公的孙儿秦昭襄王再接再厉 , 将秦国治理得政治廉明高效 , 社会风气淳朴恭俭 , 被荀子高度赞美为“治之至也”的理想国家 。
他任命李冰修建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无坝引水工程都江堰 , 极大促进了经济发展 。他重用魏冉、范雎、白起等人 , 消灭了名义上的最高宗主国 , 威震诸侯 , “五十二年 , 周民东亡 , 其器九鼎入秦 。周初亡 。”
通过政治军事斗争 , 秦严重削弱楚、齐、赵三强 , 使得“天下来宾” , “韩王入朝 , 魏委国听令” 。历史学家翦伯赞高度评价秦昭襄王的文治武功:“秦对六国的斗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 。
然而 , 这个为秦统一大业奠基的君王 , 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 , 被司马迁的生花妙笔描写成什么样?在完璧归赵故事中 , 秦昭王贪婪阴险 , “秦贪 , 负其强 , 以空言求璧” 。他言而无信 , 在偏殿召见并戏弄蔺相如 , “礼节甚倨 , 得璧 , 传之美人” 。他愚蠢可笑 , 被蔺相如机智夺回和氏璧 。他自取其辱 , “秦王度之 , 终不可强夺 , 遂许斋五日” , 并设九宾礼隆重接见蔺相如 , 却被“相如廷叱之 , 辱其群臣” 。
秦昭王“负其强 , 以空言求璧”的战略目的为何 , 另当别论 , 但一定有政治目的 , 绝对不能归结于个人品质 。他有足够的理由在章台接见赵使者 , 因为蔺相如出身低微 , 出使前仅为“宦者令舍人” 。赵国火箭式提拔这样低贱的人作使者 , 焉知不是对强秦的羞辱?秦昭王在蔺相如准备玉石俱焚时 , 他“乃辞谢固请 , 召有司案图 ,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如果秦昭王真以空言求璧 , 岂能即刻召来有司 , 在地图上指明准备交换的十五座城?秦昭王“舍相如广成传” , 《史记索引》注:“广成是传舍之名 。”“传舍者 , 脱粟之饭 , 免其饥馁 , 出入听其自便 , 下客居之 。”
这么个下等宾馆 , 三教九流杂居 , 使得蔺相如的随从得以换上粗布衣服怀揣和氏璧溜出宾馆 , 再穿过戒备森严的国境线归璧于赵 。明知宾馆是鱼龙混杂之地 , 秦昭王却不广布眼线多派便衣严加盯防 , 是愚蠢自大还是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显然是后者!
因为“秦王斋五日后 , 乃设九宾礼于庭 , 引赵使者蔺相如” , 秦昭王一诺千金 , 蔺相如却先声夺人 , 劈头盖脸咒骂“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 且直言已完璧归赵 ,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诚心易璧的秦国君臣始料不及、面面相觑 , 不由自主发出惊异声音 , 更说明秦国交易的诚意 。秦昭王审时度势 , 为了不“绝秦赵之欢” , “卒廷见相如 , 毕礼而归之” 。秦昭王过而能改 , 遵守承诺 , 斋戒设礼 , 忍辱负重 , 处处彰显出仁君风范 。
- 展喜犒师原文及翻译左传 展喜犒师原文及翻译
- 左传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左传名篇原文及翻译
- 左传全文及翻译赏析 春秋左传全文及译文
- 左传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吗
- 春秋左氏传的故事情节 春秋左氏传的内容
- 齐桓公伐楚左传原文及翻译 齐桓公伐楚原文及翻译
- 春秋三传是指左传、公羊传和什么传?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