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莪术有哪些功效与应用?

很多人可能对莪术并不是很熟悉,但它在临床上的确是不可缺少的一味行气化瘀的好药 。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这味常用的中药吧!
首先,它的名字不叫“我树”也不念“鹅树”,正确发音是这样的:


中药莪术有哪些功效与应用?

文章插图

【中药莪术有哪些功效与应用?】
莪术始载于《雷公炮炙论》,曾经与姜黄混称 。现药典记载的莪术有三个来源:


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 G.Lee et C. F. Liang)或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 Chen et C. Ling)的干燥根茎 。


而姜黄是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根茎 。要注意莪术和姜黄的入药部位是根茎,而上述几种植物的块根则作为另一种常用中药“郁金”入药,很容易弄混!

中药莪术有哪些功效与应用?

文章插图
广西莪术
注:红色方框标注的为根茎,莪术的药用部位;蓝色方框标注的为块根,郁金的药用部位 。
莪术饮片一般呈卵圆形或纺锤形,质坚实而重,极难折断,断面灰褐色至蓝褐色,或黄棕色至棕褐色,角质样,常附有灰棕色或淡黄色至黄棕色粉末,断面可见一圈黄白色至棕褐色环纹及筋脉小点 。气微香,味微苦而辛 。以个均匀、质坚实、断面灰褐色者为佳 。



中药莪术有哪些功效与应用?

文章插图
莪术饮片


莪术味苦、辛,气温,无毒 。行气破血,消积止痛 。用于癥瘕痞块,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 。生品行气止痛效果较强,醋炙后主入肝经血分,散瘀止痛的作用增强 。《本草新编》中谓其“专入于气分之中以破血,虽破血,然不伤气也 。”


临床上用于气滞血瘀之癥瘕肿块,常与三棱相须为用;用治血瘀经闭,痛经,常与当归、红花等配伍同用 。用治胸痹心痛,可配伍川芎、丹参等 。用于饮食积滞之脘腹胀痛,常与焦麦芽、焦槟榔、青皮、槟榔等同用 。与其他祛瘀疗伤药配伍同用还可用治跌打损伤之瘀肿疼痛 。



中药的行气作用往往与它所含的挥发油有关 。莪术可以行气化瘀主要得益于其所含的挥发油和姜黄素类成分 。


现代研究发现,莪术及其提取物具有抗肿瘤、抗早孕、抗菌、升高白细胞、抗炎、保肝、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调脂等药理作用 。


莪术挥发油中的榄香烯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而对正常细胞和周围白细胞影响较小,已被开发为注射液,联合肿瘤放、化疗常规方案可以增强疗效,降低放、化疗毒副作用,还可用于介入、腔内化疗及癌性胸腹水的治疗 。

1、莪术药性较烈,宜中病即止,不可多用久用,以免损伤正气 。


2、月经过多、月经先期等血热者以及孕妇禁用 。


3、气血两虚、脾胃薄弱而无积滞者则应慎服 。


4、若体虚而瘀血久留不去,用莪术时宜加人党参、黄芪等药以消补兼施;如脾胃虚弱兼有食积,须配以白术、党参等补气健脾药同用,且以补脾为主 。
药用对了才是好药,切记用药遵医嘱或咨询药师!

感谢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广州市正骨医院林静吟、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张耕
以上由广东省药学会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药学科陈设提供答案!
中药莪术又名文朮,属活血祛瘀类药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莪术的根茎 。主产于四川、广西、福建、浙江、广东、云南 。秋冬釆挖,去泥洗净蒸熟透心,晒干切先,醋制用 。性味:辛、苦,温 。归肝、脾经 。功能: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日华诸家本草》称:“治一切气、开胃消食、通月经、消瘀血、止扑损痛、下血及内损恶血 。”积临床多用于以下疾患:1、血瘀气滞所致的经闭腹痛,产后血瘀作痛及癥瘕等,常与三棱、川芎、牛膝、苏木、红花、当归等同用 。2、饮食不节,脾运失常所致食积气滞、脘腹胀满疼痛,常与丁香、青皮、槟榔、三棱、枳实、谷芽、山楂等同用 。3、肝脾肿大和肿瘤等 。4、积聚常与三棱、郁金、枳壳、丹参等同用 。5、痰积所致瘿瘤、瘰疬、马刀挟瘿者常与海藻、昆布、瓜蒌、夏枯草、牡蛎等同用 。6、心腹痛常单味细末与木香末服用 。7、奔豚疝瘕常与肉桂小茴为末服用 。常用量:4.5克一9克 。入汤剂,醋制后加强止痛作用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服 。主含挥发油,其中以莪术酮、莪术双酮、莪术醇最为重要 。有抗肿瘤、升高白细胞、抗血栓、抗菌、兴奋平滑肌、抗早孕等作用 。莪术有耗气伤血之弊,中病即止,不宜久服;月经过多,孕妇忌用,虚人慎用 。化血之力三棱优于莪朮,调气之力莪术优于三棱,为破积攻坚之猛将 。明白了吧?欲知更多相关知识,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感谢点赞 。未经许可,不得抄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