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 古代皇帝在逝世后 , 当年的年号依然会沿用旧皇帝的 。新皇帝需要在第二年更换年号 。于是 , 宋哲宗元佑元年 , 公元1086年 , 苏轼以七品官服入侍皇帝于延和殿 , 赐银色官印和红色绶带 , 升为正四品中书舍人 , 与皇帝的关系更进一步 。
初 , 祖宗时 , 差役行久生弊 , 编户充役者不习其役 , 又虐使之 , 多致破产 , 狭乡民至有终岁不得息者 。王安石相神宗 , 改为免役 , 使户差高下出钱雇役 , 行法者过取 , 以为民病 。司马光为相 , 知免役之害 , 不知其利 , 欲复差役 , 差官置局 , 轼与其选 。轼曰:”差役、免役 , 各有利害 。免役之害 , 掊敛民财 , 十室九空 , 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 。差役之害 , 民常在官 , 不得专力于农 , 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 。此二害轻重 , 盖略等矣 。”光曰:”于君何如?”轼曰:”法相因则事易成 , 事有渐则民不惊 。三代之法 , 兵农为一 , 至秦始分为二 , 及唐中叶 , 尽变府兵为长征之卒 。自尔以来 , 民不知兵 , 兵不知农 , 农出谷帛以养兵 , 兵出性命以卫农 , 天下便之 。虽圣人复起 , 不能易也 。今免役之法 , 实大类此 。公欲骤罢免役而行差役 , 正如罢长征而复民兵 , 盖未易也 。”光不以为然 。轼又陈于政事堂 , 光忿然 。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 , 公为谏官 , 争之甚力 , 韩公不乐 , 公亦不顾 。轼昔闻公道其详 , 岂今日作相 , 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 。寻除翰林学士 。
最开始 , 从祖宗传下来差役法实行久了 , 产生弊端 , 百姓中充任徭役的人不熟悉徭役 , 官吏又虐待他们 , 多数导致百姓破产;而人少的地方 , 百姓甚至有一年到头都不能休息的 。自王安石辅佐神宗后 , 改成免役法 , 使各户按等地高下出钱、雇人代役 , 执行法令的人往往索取过分 , 成为百姓的灾害 。
司马光任宰相 , 知道免役法的害处 , 不知道它的好处 , 想要恢复差役法 , 派官员设立机构 , 苏轼也在人选当中 。苏轼说:“差役法、免役法 , 各有其利弊 。免役法的害处 , 是搜刮百姓的钱财 , 弄得十室九空 , 钱财聚敛;差役法的害处 , 是百姓经常为官府服役 , 不能专心致力于农业 , 且贪官污吏往往从中徇私舞弊 。这两种害处 , 大致相等 。”
司马光说:“你说怎么办?”苏轼回答说:“法制沿袭 , 那么事情就容易成功 , 遇事循序渐进 , 那么百姓就不会惊恐 。夏商周三朝的法令 , 兵农是一体的 , 到秦代开始兵农一分为二 , 到唐代中叶 , 把所有的府兵变为长期征战的兵卒 。从这时以来 , 百姓不懂军事 , 士兵不懂农事 , 农民拿出粮食丝帛来养活士兵 , 士兵拿出性命来保护农民 , 天下人以为好 。即使圣人再来 , 也不能改变 。现在的免役法 , 就有类似的道理 。你要马上取消免役法而实行差役法 , 正如取消长期征战的军队而恢复军民合一 , 大概不易办到 。”但司马光不认为苏轼的说法是对的 。
- 寓言故事越工操舟 越工善为舟文言文翻译
- 高中文言文基础知识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识
- 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大全 有关节日的古诗有哪些
- 阮裕焚车文言文翻译注释 阮裕焚车文言文翻译
- 12生肖的来历故事 十二生肖的故事传说
- 欧阳修苦读给我们的启示 欧阳修苦读文言文翻译
-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 盘古开天地文言文翻译
- 鸟雀尽人译文 鸟与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 宋濂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宋濂借书原文
- 西江月苏轼照野弥弥浅浪赏析 西江月苏轼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