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七年(1084)7月 , 在前往常州的路上 , 49岁的苏轼路过金陵 , 见到前宰相王安石 , 对他说:“大的军事行动和大刑狱 , 是汉、唐灭亡的预兆 。祖宗用仁厚治理天下 , 正要改变这些 。现在对夏用兵 , 连年不停 , 东南又多次兴起大狱 , 您没有一句话去补救吗?”王安石说:“两件事都是吕惠卿发动的 , 我王安石在外地 , 怎么敢说?”苏轼说:“在朝廷就说话 , 在外地就不说 , 这是服事君王的礼节 。皇上对待你不是通常的礼节 , 你对待皇上 , 难道可以用常礼?”王安石严肃地回答:“那我王安石还是要讲出来 。”又说:“话出在我王安石的口 , 进了你苏子瞻的耳朵 , 人必须知道做一件不义的事 , 杀一个无罪的人 , 即使得到了天下 , 也不能这样做 , 这样才算是好人 。”苏轼开玩笑说:“现在所谓的君子们 , 为了减少半年的官员考核期 , 即使杀人也能做出来 。”王安石笑着不说话 。
至常 , 神宗崩 , 哲宗立 , 复朝奉郎、知登州 , 召为礼部郎中 。轼旧善司马光、章惇 。时光为门下侍郎 , 惇知枢密院 , 二人不相合 , 惇每以谑(xuè)侮困光 , 光苦之 。轼谓惇曰:”司马君实时望甚重 。昔许靖以虚名无实 , 见鄙于蜀先主 , 法正曰:’靖之浮誉 , 播流四海 , 若不加礼 , 必以贱贤为累’ 。先主纳之 , 乃以靖为司徒 。许靖且不可慢 , 况君实乎?”惇以为然 , 光赖以少安 。
到达常州不久后 , 苏轼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 宋神宗于元丰八年 , 公元1085年3月去世 。十岁的皇子赵煦即位 , 史称宋哲宗 , 当时由(宋英宗皇后)高太皇太后执政 。由于高太皇太后反对王安石变法 , 因此 , 苏轼被授任为朝奉郎、登州知州 , 并召他回京 , 任礼部郎中 。
于是 , 50岁的苏轼再一次回到了京城开封 。当时司马光任门下侍郎 , 章惇任枢密使 , 两个人意见不合 , 章惇常常为难司马光 , 司马光为此苦恼 。因为和两人关系都不错 , 苏轼对章惇说:司马公(司马光字君实)名望很重 。三国时期蜀汉刘备因许靖背弃刘璋而鄙视他 , 认为许靖徒有虚名 , 但法正说 , 天下有的是博得虚名而无真正德才之人 , 像许靖就是这样 , 但如果这样声名远播的人没有得到重视 , 天下之人会说轻贱贤才 , 何况是司马公这样有才能有名声的人呢?章惇听了之后觉得有道理 , 两人的关系才算缓和 。
迁起居舍人 。轼起于忧患 , 不欲骤履要地 , 辞于宰相蔡确 。确曰:“公徊翔(huái xiáng)久矣 , 朝中无出公右者 。”轼曰:“昔林希同在馆中 , 年且长 。”确曰:“希固当先公耶?”卒不许 。元佑元年 , 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 , 即赐银绯 , 迁中书舍人 。
不久后 , 苏轼从礼部郎中转任起居舍人 , 同为从六品 。因为起居舍人负责跟随皇帝左右、记录皇帝言行 , 所以苏轼认为 , 自己从忧患中重新被起用 , 不想骤然间登上要职 , 便向宰相蔡确推辞 。蔡确说:“你已经很久没有担任要职了 , 朝廷中没有比你更合适的 。”苏轼回答:“从前林希和我同在馆里 , 而且他资历更深 。”蔡确又说:“林希应该比你先被起用吗?”苏轼就没有再推辞了 。
- 寓言故事越工操舟 越工善为舟文言文翻译
- 高中文言文基础知识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识
- 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大全 有关节日的古诗有哪些
- 阮裕焚车文言文翻译注释 阮裕焚车文言文翻译
- 12生肖的来历故事 十二生肖的故事传说
- 欧阳修苦读给我们的启示 欧阳修苦读文言文翻译
-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 盘古开天地文言文翻译
- 鸟雀尽人译文 鸟与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 宋濂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宋濂借书原文
- 西江月苏轼照野弥弥浅浪赏析 西江月苏轼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