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周处年少时 , 为人蛮横强悍 , 打架斗欧 , 为当地一大祸害 。此外 , 义兴水中有条蛟龙 , 山上有只白额虎 , 一起祸害百姓 , 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 , 三害当中属周处最为厉害 。于是有人便问周处:既然你这么有本事 , 何不去杀死猛虎蛟龙 , 证明一下你的实力呢?实际上是希望三害相拼 , 最后只剩下一个 。周处听后立即上山击毙了猛虎 , 又跳入水中与蛟龙搏斗 , 蛟在水中或浮或没 , 漂流出数十里远 。经过三天三夜 , 百姓们都以为蛟龙和周处一并死了 , 纷纷出来庆祝 。结果周处杀死蛟龙 , 提着它的脑袋从岸边爬起 。闻听乡人以为自己已死 , 表示庆贺的事 , 才知实际上大家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 , 不禁满面泪流 , 萌生悔改之意 。遂往吴郡寻找陆机、陆云这两位当时东吴的名士 。恰巧陆机不在 , 只见到陆云 。周处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他 , 并说:“自己想改正错误 , 可岁月皆已荒废了 , 怕最终没有什么成就可言 。”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 , 认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 , 晚上死去也便甘心 。’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 , 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 , 只要能立志并努力去做 , 又何必担忧好名声得不到传扬呢?”周处听后决定改过自新 , 最终成为一代忠臣孝子 。
55、齐宣王好谀
宣王好射 , 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 , 其实所用不过三石 。以示左右 , 左右皆引试之 , 中关而止 , 皆曰:“不下九石 。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说之 。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 , 而终身自以为九石 。三石 , 实也;九石 , 名也 。宣王说其名而丧其实 。
【译文】
齐宣王喜爱射箭 , 喜欢人家夸耀他能够使用强弓 , 其实他用的弓只要三百多斤的力气就可以拉开 。他在大臣面前显示弓 , 大臣们都拉着弓试一试 , 都只拉到一半 , 便说:“拉开它至少要一千多斤的力气 , 不是大王 , 谁能拉得开?”宣王非常高兴 。但是 , 宣王用的不过是三百多斤的弓 , 但是他一辈子都以为自己拉开了一千多斤的弓 。三百多斤是实 , 一千多斤是名 , 宣王喜欢的是名而失了实 。
56、陈寔晓喻梁上君子
(陈)寔在乡闾 , 平心率物 。其有争讼 , 辄求判正 , 晓譬曲直 , 退无怨者 。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 , 不为陈君所短 。”时岁荒民俭 , 有盗夜入其室 , 止于梁上 。寔阴见 , 乃起自整拂 , 呼命子孙 , 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 。不善之人未必本恶 , 习以性成 , 遂至于此 。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 , 自投于地 , 稽颡归罪 。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 , 不似恶人 , 宜深克己反善 。然此当由贫困 。”令遗绢二匹 。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
【译文】
陈寔在乡间 , 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 。百姓间出现争执官司时 , 陈寔判决公正 , 告诉百姓道理的曲直 , 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 。大家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治 , 也不愿被陈寔批评 。”当时年成不好 , 民众没有收成 , 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 , 躲在房梁上 。陈寔暗中发现了 , 就起来整顿衣服 , 让子孙聚拢过来 , 正色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励 。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 , (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 , 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 。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小偷大惊 , 从房梁跳到地上 , 跪拜在地 , 诚恳认罪 。陈寔慢慢告诉他说:“看你的长相 , 也不像个坏人 , 应该深自克制 , 返回正道 。然而你这种行为当是由贫困所致 。”结果还赠送二匹绢给小偷 。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 。
- 附答案 六年级语文精选阅读理解100篇
- 精选摘抄 励志奋斗美文300字
- etsy将向精选买家发放优惠券折扣高达20%
- 高考作文素材精选 高考作文素材大全
- 近现代爱情诗词分享 现代爱情诗歌精选
- 伤感优美的句子精选 伤感古诗词优美的句子
- 结婚对联有哪些 七字婚联精选大全带横批
- 宋词中最唯美的名篇 宋词精选唯美
- 高中英语作文通用开头 高中英语作文范文精选
- 有关儿童的现代诗歌 儿童现代诗歌精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