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真正懂得墙上挂“上善若水”的含义吗?

大家都讲的太深奥,我说几句通俗的:
1.水是生命之源,是灌溉的水,是喝水的水,是有利天地万物的水 。
2.水多姿,有液态的水,有固态的水(冰),有汽化的水(蒸汽)
3.水亦柔亦刚,有细流润物,也有洪水滔天 。
4.水包容,加墨成墨水,加药成药水,加糖为甜水,加盐为咸水 。
5.水纯净,无论何种水,经天地演化,经人力提纯,还可以回归纯净的原始状态 。
6.水无处不在,在天为雨,在地为河,博大如海,细致如露,在人身则为泪水,津液 。
故“上善若水”
我不能说真正懂得 。只能说说理解 。上善若水,是一个成语,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说: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利众而不争个人名利 。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
水诠释了人对舍得之道和生存之道的参悟 。百折不挠如冰,聚气生财如 气,包容接纳如海,以柔克刚如滴,能屈能伸如溪 。周济天下如雾,功成身退为心 。前为形态后为“道本” 。
善有大道即“上善”,以利众达利己 。善有六态,水有六形 人有六品 “道本”为利众 。所以上善之水含有刚勇、柔融、不弃、忘己等 。非大勇不足以若水,非大坚不足以若水,非大度不足以若水,非大智不足以若水,非大公不足以若水 。上善若水取水之道,拟通万变,达天下 。
上善若水一词出于《道德经》第八章,原文略过,在网上一查都能查到 。
水性柔顺,明能照物,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有功于万物却又甘心屈尊于万物之下 。所以,有道德的人都效法水的柔性,温良谦让,广泛施恩却不求报答 。水的性格是道家灵性与柔性精神的最好体现 。
水处柔弱,但柔能克刚;水处流动,但流水不腐;水处卑下,但善于迂回,知迂回则无损;水善于忍让、融通和渗透,在一派柔弱之中,永远前行,这才是真正的力量 。
做人、做事、做管理都应该像水一样:随势而动,顺势而为 。水遇到山会积极的改变自己,为了自己的目标,委曲求全,以山为伴,以山为用,而不是远山而去 。它启示我们:不要去解释环境变化对自己造成的影响,而要将环境作为自己是否改变的判据,主动改变自己,从而实现与环境的和谐 。
上善若水,高德大贤必修之 。
感谢邀请!
对于中国人来说,“上善若水”这句成语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家喻户晓,妇孺皆闻 。这四个字常被人们悬于墙上,挂在口边,然附庸风雅者众,又有几个人真正识的其中的真义呢?
冰虽为水,却比水强硬百倍 。越在寒冷恶劣的环境下,它越能体现出坚如钢铁的特性 。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一种境界:百折不挠 。
水化成气,气看无形,若气在一定的范围内聚集在一起形成聚力,便会变得力大无穷,动力无比 。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二种境界:聚气生财 。
水净化万物,无论世间万物多脏,它都敞开胸怀无怨无悔地接纳,然后慢慢净化自己 。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三种境界:包容接纳 。
水看似无力,自高处往下流淌,遇阻挡之物,耐心无限,若遇棱角磐石,亦可水滴石穿 。这是成功人生的第四种境界:以柔克刚 。
水能上能下,上化为云雾,下化作雨露,汇涓涓细流聚多成河,从高处往低处流,高至云端,低入大海 。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五种境界:能屈能伸 。
水虽为寒物,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 。它从不参与争斗,哺育了世间万物,却不向万物索取 。这是成功人生的第六种境界:周济天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