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为什么要“过午不食”,对身体会有何影响?( 四 )


电闪雷鸣之中,孕妇以为撞见了鬼神,惊恐之下不幸流产 。释迦佛知道此事后,便制定了僧人持午的戒律 。
佛教中说,六道轮回包括“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早起乃诸天食,日中三世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 。
释迦佛定此戒律也是为了僧众远离恶道,早日修成正果 。
“食”是“欲”的另一种需求,食欲就是人的一种欲望表现 。我个人觉得,过午不食是修行人对欲望的一种抑制修行 。通过过午不食来减少人们对欲望的需求的控制 。使修行人远离欲望 。而在坊间有一种说法,天人是早上食食,人是中午食食,而恶鬼是晚上食食 。修行的人是想往西方极乐世界,天人是修行人最想往的地方,而恶鬼道是修行人最避讳的,所以修行人可以同天人一同食食,可以同人一同食食,但绝不能同恶鬼一同食食 。这就是过午不食的原因 。

僧人为什么要“过午不食”,对身体会有何影响?

文章插图
一、
过午不食一词实际上源于佛陀时代,是佛陀为出家比丘所制定的戒律 。在律部中,过午不食正确叫法是“不非时食”,意思是说超过了规定的时间不能吃任何东西,即从当天正午到次日黎明是禁食的 。
过午不食中的“午”并非单指中午12点,而是根据各地经度不同,以当天太阳正午中照为标准,所以各地并没有统一的准确时间 。
僧人为什么要“过午不食”,对身体会有何影响?

文章插图
佛教认为:清晨是天食时,即诸天的食时;午时是佛食时,即三世诸佛如来的食时;日暮是畜生食时;昏夜是鬼神食的时候 。
在佛教经典《增一阿含经》里曾有记载:有一位名叫迦留陀夷的长老,曾在落日后着衣持钵,入城乞食 。行至一位长者家,家中孕妇听闻是出家的修道者乞食,便善良虔诚地拿出饭食想要惠施予他 。却不想这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夫人出门看见长老极黑的皮肤,吓了一跳大呼看见了鬼 。经此一遭,动了胎气,腹中的胎儿竟夭折了 。
《摩诃僧祇律》里也有世人讥笑出家比丘吃夜饭,寻常人家尚且不吃夜饭,这是僧人坏了沙门的戒规 。由这些因缘,佛门便立下了过午不食的规矩 。
二、
不仅这样,佛门讲究禁欲,食而知足知量也是减少个人欲求的一种修行 。
僧人为什么要“过午不食”,对身体会有何影响?

文章插图
在如本法师所著的《佛学问答》里明确了过午不食的六点好处,更印证了对禁欲持念的认定:一则食欲少,能减低男女爱欲之心;二则身心轻安,让肠胃得到适当休息;三来易入禅定;四来有更充裕的时间可修行悟道;并且食欲净欲于解脱;最后还因三世诸佛皆依过午不食,故而佛陀定制之 。
不非时食也叫做斋,持斋即为受持斋法不违越,是佛门弟子的重要修持 。对于出家弟子而言,是相信正道的圣人不会违背佛陀教诲,破坏佛制的 。而过午食则是破戒,助长贪念,会坠入轮回,久受大苦,所以僧人都会严格执行 。
不过在现代医学看来,过午不食还是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的 。过了中午不吃任何事物,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进食,两餐相隔时间过长,胃内缺少食物中和胃酸,多余的胃酸会损伤自身,还易形成低血糖,导致应激激素浓度的升高、大脑供应不足等等 。影响免疫功能不说,还会增加心脏疾病的患病风险,影响脑力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严重者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病症 。
人体内消化酶的分泌有早、午、晚的规律性,一餐所摄入的食物消化时长在4-6个小时,一日三餐刚好符合人体消化规律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现代人夜晚也会正常工作和娱乐,甚至许多人还会熬夜,并且现代人与古人所处环境不同,工作、学习压力,脑力、体力的消耗要求人们合理吃饭,所以过午不食并不能支撑大多数现代人的生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