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为什么要“过午不食”,对身体会有何影响?( 五 )


三、
实际上古代僧人也并没有完全过午不食,为了诵经打坐不打瞌睡,他们经常会饮茶 。寺院里供应的茶多是茶羹,是将葱、姜、枣、橘皮、茱萸和薄荷等物放在一起煮好后才会饮用,大大增加饱腹感 。

僧人为什么要“过午不食”,对身体会有何影响?

文章插图
在汉地寺院,还一直延用劳作的传统,禅宗有“一日不劳作,一日不得食”的话印证 。过去的年代里,寺庙要开垦附近荒地以维持日常生活,垦荒、种地、收割都要靠院内僧人,多数会在晚上供应一顿“药食”,弥补因为劳动量太大而损失的体力,不过这不算用餐,而是防止患病的药饮 。
许多人想要通过节制进食达到减肥或是调理健康的目的,但一定不可盲目效仿不非时食的做法,按时且有节制的用餐才是最健康的 。刻意节食不仅不会瘦身,反而会因为长时间的饥饿触发人体内的调控功能,加强对早餐和午餐的吸收,降低代谢率,将能量转化为脂肪,反而收获了与预期相反的效果 。
从养生角度看,减少热量的摄入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 。晚餐吃的过多,胃部始终处于饱胀感,刺激大脑神经,不单影响睡眠质量,往往还多伴随失眠、多梦的发生 。无法立即控制食量,可以尝试逐日递减,以形成少食的习惯 。
饥饿时过分吃,不饿时强行吃都是不正确的 。至于过午不食更是要因人而异,不要勉强,量力而为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