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终生不回汉朝,即使汉武帝死后汉使希望他回也没有回来,这就是司马迁崇尚的人品吗?你怎么看?(13)


也就是说,李陵对刘彻的感觉,或许不像别的将领那么纯粹 。他会认为自家不能犯错,一旦犯错,皇帝不会包容 。因而他想要建功立业,再次为家族带来荣耀 。
可惜的是,李陵的运气和祖父李广一样差 。率领5千步兵出征匈奴,遇上匈奴3万多骑兵 。李陵尽自己所能,杀数千匈奴骑兵,最后力竭投降 。另有4百多汉军逃回塞内 。
有人可能想问,李陵为什么不逃呢?这就是前面提过的信任问题 。如果是其他将领,会认为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做到最好的了,不怕被朝廷问罪 。
但李陵不行,李家前辈先人的例子太过惨烈,他不认为刘彻会宽恕自己 。因而说“无面目报陛下”,投降匈奴 。
刘彻得到消息后,果然大怒,满朝皆是唾骂李陵的声音 。唯有司马迁站出来为李陵说话,说李陵肯定是诈降 。刘彻不信,认为他帮李陵推诿责任,迁怒于他,下令施以宫刑 。
过了一段时间,刘彻悔悟到李陵是无救援所致,派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接李陵 。可是,这公孙敖去沙漠上转了一圈,没接到李陵,回来说李陵在帮匈奴练兵 。
刘彻这次更怒,直接下令族诛李家,李陵的母亲、兄弟和妻子都被诛杀,史书上说“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 。”
但实际上,帮匈奴练兵的不是李陵,是李绪 。李陵得知其中误会后,伺机杀了李绪 。可这有什么用?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挽回 。
总之,司马迁的确曾经崇尚李陵的人品,并因此而被刘彻问罪 。但到最后,他对李陵其实也是有微词的,不是因为自己被连累,而是李陵真的投了匈奴 。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汉朝欠他们李家一个道歉!

李陵终生不回汉朝,即使汉武帝死后汉使希望他回也没有回来,这就是司马迁崇尚的人品吗?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李陵是汉将军李广的孙子 。李广是个悲剧英雄,司马迁说他“数奇”,也就是命不好、运不济 。更可悲的是,他这个“数奇”还遗传 。
李广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都死在了他前面 。老三李敢在李广自刎后,认为父亲的死都是大将军卫青害的,气愤不平,将卫青打伤 。卫青比较低调,没有声张,但他的外甥——骠骑将军霍去病,年轻气盛,竟然在一次打猎中将李敢射杀 。霍去病当时正红,汉武帝袒护得很,对外宣称李敢打猎时被鹿给撞死了 。
他们李家的悲剧还没有完 。到了第三代李陵,也是将门虎子,特别能打 。但是,和他的爷爷、叔叔同样不幸的是,他的老板还是汉武帝 。李广和李敢作了卫青、霍去病立功封侯的垫脚石,而李陵也逃不出这个怪圈 。
李陵终生不回汉朝,即使汉武帝死后汉使希望他回也没有回来,这就是司马迁崇尚的人品吗?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此时,汉武帝捧他的小舅子李广利 。为了让小舅子攻打匈奴立大功,汉武帝开始布局 。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李广利去统兵三万去攻打匈奴右贤王 。
李陵则被安排搞后勤,运送粮草 。李陵此时已经35岁,正是当打之年,而且在军中也小有名气,他心高气傲,不甘心给李广利“做嫁衣” 。
于是,他主动请缨,要求上前线 。汉武帝这个老狐狸一想,正好缺一个诱饵,你既然主动要当炮灰,朕也就成全你吧 。于是,批准了李陵的请求,但是,朕没有马匹了,你就带着你的5000步兵去吧 。大家都看出来了,匈奴都是骑兵,善于骑射,以步兵攻打骑兵,简直就是找死 。
李陵终生不回汉朝,即使汉武帝死后汉使希望他回也没有回来,这就是司马迁崇尚的人品吗?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但李陵真是大英雄!他没有退缩,而是带着他的5000步兵,毅然踏上了不归路 。
李陵和他爷爷一样,是个大战神 。他带着5000步兵,居然打的单于的三万主力找不着北 。单于急忙调集左右贤王来会战,兵力达到10万 。而李陵只有5000步兵,没有后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