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孩子有叛逆是很正常的心理,孩子长大了不光是为了吃饱穿暖,说明他有别的需求,这是他脱离父母独立成长的必然阶段,是成人感,自主感,自尊感,社会感形成的一种行为,他需要尊重,需要平等,需要社会交往和认可 。那些在叛逆期很“听话”的孩子反而可怕,看看近期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多听话多完美的孩子,

文章插图
孩子包括大人都不可能完美,所谓的完美都是在某些地方以变态为代价 。叛逆期孩子要多给父亲交流,不要体罚也绝对不能放任自流,用你包容的语言,明媚的笑脸,温柔的眼神,欣赏的眼光,体贴的关心去和他相处 。
谢邀 。
每个孩子都有过叛逆期,其实,进入叛逆期家长应该高兴,因为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 。但进入叛逆期的孩子,往往是家长最头疼的时候,如果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处理不好,很多家庭就会成为硝烟四起的“战场”,这样一来,不但对孩子的性格产生不利的影响,也会造成孩子跟父母的隔阂进一步加深 。也有许多父母,会快速平稳的和孩子一起度过这个“过渡期”,下面就我的经验来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劝阻无效后,选择直接放手
这里说的放手,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变换一下方式,不再追着孩子的坏习惯不放 。比如有一段时间,女儿迷恋上了手机,每天做完作业就捧着手机不放,我和妻子每次劝说她的时候,她总有一千个理由在等着你,比如你们大人都玩手机,我为什么不能玩 。听了女儿的话,我和妻子也反思了一下,确实,孩子说的没错,孩子很多看起来不好的习惯,不正是我们的言传身教吗?于是,我和妻子不再批评她,而是严于律己,每次回到家,主动把手机放下,故意在孩子面前人手一本书,看的津津有味,同时也在观察着女儿的反应,刚开始的时候,她不以为然,时间一长,她也觉得自己玩手机无趣了,也慢慢的拿起了书 。
二、同理心,真的很重要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做父母的最担心孩子“早恋”,尤其是女孩子,比如女儿15岁的时候,喜欢上了同班的一位男生,经常在扣扣聊天中,说了一些略带暧昧的话语,对于父母的询问,经常会莫名其妙的发脾气,当时我和妻子就发现,女儿进入了最难相处的叛逆期 。
在此种情况下,妻子联想到自己年轻的时候,对照女儿的现在,不正是自己那个时候的缩影吗?想到这些,我和妻子就坦然了很多,不再怨怪女儿了,而是静下心来,推心置腹的跟女儿分享一些自己年轻时候的小秘密,以及跟男生一些相处的技巧,慢慢的引导女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告诉女儿作为一个女孩子该有的道德底线,这样一来,母女相处的很融洽,女儿也不再跟母亲隐瞒什么 。
三、培养共同语言
很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大都抱怨和自己的父母没有共同语言,谈不到一起,简直就是两个不同星球的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代沟” 。其实,有“代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明知道有“代沟”却还是高高的站在父母的位置去评判孩子,这是不明智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俯下身去,坦然的接受孩子的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并站在她的位置或者她同学的角度,跟她沟通,交流,慢慢的,孩子觉得跟你有共同语言了,也就喜欢跟你交流了,然后你再付之以正确的引导,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
四、让孩子去经历,承担相应的后果
有人说,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的感受 。对孩子叛逆期教育也是一样 。拿女儿睡懒觉来说,初中的时候,几乎每天早上都是起床困难户,我和妻子屡次劝说无效后,选择了放手,结果一次因上学迟到,被老师批评后,再没出现过类似的事情 。有些事情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只有经历了才能有所感受,错误也是,只有经历了,才能真正的痛彻和改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