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好了浆 , 还要过滤 。那时候因为条件限制 , 都是整几根棍栽起来 , 上面搭着架子 。串一个铁环下来 , 再用两根棍在铁环处做十字排列 , 拿细布做的滤网 。将磨好的浆水倒入滤网 , 人在旁边不停的左右晃动滤网 。底下锅里的是豆腐汤 , 滤网上面就是豆腐渣了 。
过滤后把浆水倒入大铁锅烧开 , 时间具体多少记不清了 , 但是父母都知道这个流程 , 绝不会把握不好时间的 。
烧开后再把浆水倒入一口大缸 。这时候卤水就该派上用场了 。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喝那个刚出锅的豆浆 , 每次妈妈都会先舀出来一两碗 , 里面放着事先准备好的盐和葱花 , 搅几下再加点香油 , 真是我记忆中最好的美味 。可惜那时候家里穷 , 并不舍得让我喝过瘾 。就这还是我这样的小孩才能喝 , 大人连这个都不舍得 。
别以为豆腐渣就是没用的 , 烧好浆水后锅里还有很高的温度 , 锅底下的柴还有很多 。这时候会把豆腐渣放锅里加热 , 焙熟了喂猪 。而锅边那一圈黄金色的锅巴 , 就属于我了 。吃一口满嘴都是香的 。
倒入缸里的豆浆要趁热用卤水点 , 倒多少 , 点多少下都非常有讲究 。多两下 , 这一缸豆腐就点老了 , 又苦又涩 。少几下 , 又太嫩 , 包不起来也不行 。看似简单 , 实则很神奇的 , 点多少下关键看点豆腐人的经验 , 一点马虎不得 。
点好豆腐 , 就要包了 。有几个自己钉的木框子 , 放上布 , 四边都归置好 , 把点好的豆腐倒进去 , 将布包好了 , 放上几块砖头石块的压一晚上 。这一天的工作就算完成了 。
难怪现在的豆腐不好吃 , 都是机器打的 , 跟过去那种肯定不会是一样的感觉 。
第二天早上我还没起床上早自习 , 父亲和哥哥就每人骑了自行车要去卖豆腐 。因为我们家附近做这个的太多 , 所以都是跑二三十公里外 。大冬天的四五点就出发 , 骑车一个小时左右 , 赶在早饭结束前要卖完才行 , 否则就只能再带回家 , 真是非常的辛苦 。
【老家做豆腐都是卤水豆腐,那么卤水是怎么弄的?是什么物质?】其实能点豆腐的囟水有很多种 , 而我们农村却一直延续用石膏粉点豆腐 , 这种方法制作的豆腐厚实 , 可制作各种豆制品而不碎 。而城里卖的豆腐却嫩得不等拿回家 , 就变成一众豆腐脑 , 还算叫豆腐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