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信之自然 , 不得重改”的书写创造 , 显现着生命意味 , 洋溢着生动的气韵 。“点画振动” , 使人追溯、感受到“挥运之时” 。书写过程的痕迹无不保持着鲜活的生气 , 永存乎生意 。
(二)理解中和精神 , 追求中和审美理想
中和精神 , 中和美的审美精神 , 高度体现了中国书法的审美理想 。理解了中和精神 , 可以感悟和传达刚柔相济、多样协调的审美境界 。
中和之美体现为两极审美因素的兼容 , 审美意蕴程度适中 , 不过分而无不及 。刚中有柔 , 柔中有刚 , 婉而愈劲 , 婀娜中含遒健 , 正是理想的中和之境 。
逆与顺、藏与露、曲与直、方与圆、肥与瘦、疾与涩等相统一 。
结构的欹与正、连与断、疏与密、大与小、主与次、违与和辩证结合 。
米芾的“刷字”,痛快又沉着 , 灵动而丰实 。疾笔与涩笔有机结合 。
中和之美强调杂多审美因素的和谐统一 。每一个系统内有多种不同的因素 , 正是它们之间的相辅相成、融合互济 , 构成了一个个和谐有机的统一体 。王羲之典雅 , 灵和 , 潇洒 , 爽利 , 紧结 , 古质 , 妍美……
(三)认识写意精神 , 丰富写意审美内涵
写意精神 , 写意性的审美精神 , 突出了中国书法的艺术表现特色 。充分认识写意精神 , 能够欣赏和表现微妙而丰富的抽象审美意味 。
书法的写意性 , 主要指微妙而丰富的抽象审美意味表现 。“笔意”、“字意”、“书意”是书法表现与鉴赏的核心 。概括而微妙的抽象审美意味更是书法美的本质内容 。
概括而微妙的抽象审美意味是艺术家更广泛的审美感受、体验的结晶 。
书家在对自然美事物的感悟中 , 把握、提炼出概括性、抽象性的气势、韵味、宽泛朦胧的审美情调 。
书法所“写”之“意”与人的精神、气质、风度具有密切的审美联系 。所谓潇洒、儒雅、超脱、清淡……正是人格精神的概括性表现 。所谓“文人气”、“书卷气”、“山林气”、“庙堂气”等等 , 在书法中成为体现不同人格精神气度的重要审美意味 。
古代书法家关于笔画、结构形式的探讨 , 注意它们与特定审美意味的对应关系 。姜夔指出:“正锋则无飘逸之气 。”“以润取妍 , 以燥取险 。”“折搭多精神 , 平藏善含蓄 。”(姜夔《续书谱》)康有为讲:“提笔中含 , 顿笔外拓 。中含者浑劲 , 外拓者雄强 , ……提笔婉而通 , 顿笔精而密 。圆笔者萧散超逸 , 方笔者凝整沉着”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这种探讨有利于充分理解书法形式因素 , 发挥不同笔画和结构的表现功能 , “写”出丰富多样的“意” 。
(四)传承文人精神 , 积累文人审美素养
文人精神 , 文人化的审美精神 , 使中国书法具有了坚实而丰厚的文化根基 。培养、传承文人精神 , 积累了文人审美素养 , 可以在书法作品中蕴含高品位的审美情趣 。
文人化的中国书法以士气、书卷气为上 , 反对市井气、江湖气、匠气 。
古代书法家注重丰厚的文人学养 , 讲求字外功夫 。深厚广博的字外功夫 , 使艺术格调高超 , 审美意蕴丰富 。
- 吃醋就能减肥的方法
- 周末去朋友新家蹭饭,没想到进门一眼看到的东西,把我都愣住了!
- 食谱瘦身小秘诀
- 减肥去脂消夏食物
- 8个低卡路里减肥食物可以常吃
- 一时心热买回家,却一次都没用,奉劝大家别再买了,别踩坑了
- 81平的简约风小户型二居室,好想在这个小阳台待上一晚
- 怎么做睡前冥想
- 媳妇乳腺癌晚期,她想放弃治疗,拿着钱去旅游,我该怎么办?
- 联想笔记本电脑蓝屏怎么解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