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书法审美格调的提升
(一)尚典雅避低俗
崇尚经典合法、高古文雅的典雅审美格调 , 避免粗俗、低俗、浅薄之气 。
典雅之美突出古典性、传统性, 以古代的经典作品为学习、继承对象 。
典雅遵循法度 。典雅之经典性, 都有法的规范 。脱离、违背法度则不雅 。从古代经典作品体现的、由古代书论总结阐发的笔法、章法、墨法 , 是高校书法教学必须遵循的审美法度 。
继承传统 , 要继承、发扬古代作品的“精华” 。即使是经典的碑帖 , 也要以高度总结概括的书法审美规律来衡量 , 发现其败笔、病字 。如汉简中的荒率之笔、二王摹本的错误描画之处、《十七帖》的方板刀迹、《书谱》的扁平线段和团缩平齐结字、褚遂良米芾的向背不当……只有规避其弊端 , 改进其不足 , 才能真正达到高古、典雅的境界 。
雅者避俗、脱俗 。雅与俗是对立的 。典雅之作容不得粗俗、低俗、平庸、浅薄之气 。俗有多种 , 有粗俗 , 有恶俗 , 有村俗 , 有妩媚俗 ,都是是典雅、古雅、高雅、文雅之大敌 。
(二)尚自然避刻意
崇尚真率无意、浑化天成的自然审美格调 , 避免描画性、制作性的刻意书写 。
具有“自然”审美意味的境界 , 在审美创造中受到极力推崇 , 在审美理论中得以大力倡导 。
在书法中, “自然” 是书家向往、追求的极高境界 。所谓“屋漏痕”、“坼壁路“ 、“虫食木”等比喻 , 体现出对不刻意、不做作的“自然” 意味的推崇 。
人们以“化工”与“ 画工”、“ 人工” 相对 , 强调出于自然、浑化天成的审美价值 。
“自然”之作, 强调“无意” 、“不经意” 的书写方式 , 反对“刻意” 。“ 无意” 的自然之作 , 更注重“ 神会” 、“兴会” 的灵感 。个性化的情趣的自然流露 , 往往能创造难以重复的审美境界 。
作为审美创造的“ 自然”之作 , 并非没有人工、巧思、修饰 , 而其妙处恰在于匠心独运而不露人工斧凿痕迹; 不是无布置安排 , 而是“布置有自然之巧”(丰坊《书诀》) 。
(三)尚清淡避繁饰
崇尚清空简静、平淡冲和的清淡审美格调 , 避免复杂、夸张、对比的繁缛修饰 。
清淡之美反映出清虚高洁、淡泊简逸的人生态度、精神气度 。在古代, “清淡” 成为不同时代文人的人生追求 。
相对于其它审美形态 , 书法更易于在视觉直观感受中体验到简淡清虚的意味 , “ 清淡” 之美在书法中受到特别提倡和追求 。
“清淡”进入了一个平和、宁静的境界 。这里不是昂扬、豪迈、志气高强 , 而是冲虚淡泊 。无世事所累 , 排除外界重压 , 一切在心中化为虚和之气 。在书法审美创造中, 不急不躁、从容坦然的书写 , 更有助于表现出恬静的意境 。
“ 清淡” 者简约、朴素、虚空 。清淡之美不求浩繁艰深、精雕细刻 , 而以简易浅近、朴素无华的形式表现其耐人寻味的意境 。夸张的肥瘦、浓淡对比 , 显得刻意修饰 , 远离了超脱的清淡胸怀 。从结字、章法看 , 充实密满是达不到清淡之境的 , 而虚空疏落却与清淡有密切的审美对应联系 。
平淡之美的平淡不是平庸无奇、淡而无味 , 而恰恰是平中蕴奇、淡中有味 。发纤浓于简古, 寄至味于淡泊 。平淡而山高水深 。清淡之美在表面的平淡之下包含着极深的意蕴 。
平淡的审美情趣、审美创造 , 浓缩了丰富的审美修养 , 积淀着深厚的艺术功力 。能丰厚, 才致平淡 。绚烂之极, 乃造平淡 。
- 吃醋就能减肥的方法
- 周末去朋友新家蹭饭,没想到进门一眼看到的东西,把我都愣住了!
- 食谱瘦身小秘诀
- 减肥去脂消夏食物
- 8个低卡路里减肥食物可以常吃
- 一时心热买回家,却一次都没用,奉劝大家别再买了,别踩坑了
- 81平的简约风小户型二居室,好想在这个小阳台待上一晚
- 怎么做睡前冥想
- 媳妇乳腺癌晚期,她想放弃治疗,拿着钱去旅游,我该怎么办?
- 联想笔记本电脑蓝屏怎么解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