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深北上广稳居前四名(11)

在都市圈层面 , 24个1000万人以上的大都市圈以6.7%的土地集聚33%的人口创造约54%的GDP , 其中上海、北京、深莞惠、广佛肇等都市圈发展潜力明显居前 。 鉴于当前多数城市群发育不成熟 , 且部分核心城市生产要素明显向周边溢出 , 中央把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作为城市群建设的突破口和抓手 。 2019年2月 , 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 , 这是中国第一份以“都市圈”为主题的中央文件 , 要求以大城市及周边地区同城化为方向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强化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加快建设统一开放市场、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 , 包括以轨道交通等为基础打造1小时通勤圈 。 根据有关城市群规划及相关地方规划 , 当前中国有上海、北京、广佛肇、杭州、深莞惠等10个2000万人以上的大都市圈 , 有重庆、青岛、厦泉漳等14个1000万-2000万人大都市圈 。 2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以全国6.7%的土地集聚约33%的常住人口 , 创造约54%的GDP 。 从发展潜力看 , 上海、北京、深莞惠、广佛肇都市圈居前 , 之后则是苏锡常、天津、南京、长株潭、杭州、重庆等都市圈 。 需要注意的是 , 部分都市圈范围有重合 , 比如上海都市圈与杭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均有重合 。

在24个大都市圈之外 , 仍有两类三四线城市值得关注:第一类是东部地区经济实力比较突出的三四线城市 , 多数位于城市群内 , 如温州、珠海、中山、徐州、海口、金华、唐山、泰州、保定、威海等 。 珠海、中山是珠江口西岸中心城市 , 珠中江都市圈2017年末人口达958.7万 , 有望成为下一个千万级大都市圈 。 温州、威海均为经济发达的沿海工贸城市;唐山、保定分别位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空间布局“三轴”中的“京唐秦”、“京保石”产业发展带上 。 该类城市中唯一不在19大城市群的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 。 2018年国家发改委《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北部淮海经济区”部分明确提出:“着力提升徐州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 发挥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方起点和陆海交汇枢纽作用 , 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 , 并界定了淮海经济区包括以徐州为核心的3省10市 , 面积8.9万平方公里 。

第二类是距离中心大城市较远、辖区或腹地人口规模大的中西部地方性中心城市 , 如洛阳、包头、银川、鄂尔多斯、岳阳、绵阳、衡阳、安阳、广安、遂宁、柳州、南阳等 , 也多数位于城市群内 。 其中 , 银川为省会城市 , 洛阳、包头、鄂尔多斯、岳阳、衡阳、柳州、南阳分别为所在省份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 此外 , 宜昌、常德、遵义、襄阳、赣州等地方性中心城市目前不在发展潜力百强城市之列 , 但从长远看仍具备一定发展潜质 。

来源:泽平宏观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