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深北上广稳居前四名( 九 )
2.5 住房供给:一二线城市住房供给偏紧 , 二三线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
一二线城市住房供给偏紧、套户比分别为0.97、1.02 , 东北地区有过剩风险、套户比超过1.1 。 我们在2018年11月报告《中国住房存量测算:过剩还是短缺?》估算了2017年各省级、地级单位城镇住宅套户比 。 分地区看 , 2017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包括学生及其宿舍的城镇套户比分别为0.99、1.05、1.03 , 东北地区为1.13;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不含学生及其宿舍的套户比分别为1.02、1.09、1.08 , 东北地区为1.17 。 分线看 , 2017年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套户比(含学生及其宿舍)分别为0.97、1.02、1.06 , 一二线城市住房供给偏紧 。 在全国336个地级单位(不含三沙)中 , 2017年有89个城市的套户比小于1 , 占比26.5%;有157个城市的套户比介于1.0-1.1之间 , 占比46.7%;有72个城市的套户比介于1.1-1.2之间 , 占比21.4%;有18个城市的套户比高于1.2 , 占比5.4% 。
东部、中部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 , 分别为57%、52%;二三线城市分别为64%、50% , 高于一线、四线城市 。 土地财政依赖度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地方政府对房价的依赖 。 分区域看 , 东部、中部近三年土地财政依赖度(土地出让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57%、51.7% , 高于西部、东北的31.6%、19.4% 。 这是由于西部、东北需求相对偏弱 , 房地产拉动经济的能力有限 。 分线看 , 二、三线城市近三年土地财政依赖度分别为64.2%、49.5% , 高于一线城市的42.2%和四线城市的35% 。 其中 , 上海、深圳土地财政依赖度分别为25%、26% , 而北京、广州达50%、68% 。 在全国336个地级单位(不含三沙)中 , 有16座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大于100% , 占比4.8%;有31座城市在70%-100%之间 , 占比9.2%;有98座城市在40%-70%之间 , 占比29.2%;有191座城市在40%以下 , 占比56.8% 。
3 市场面:2019年百强城市何时布局最佳?
3.1 榜单概览:发展潜力100强分3档
在基本面分析基础上 , 我们结合市场面情况将发展潜力100强划为3档 , 其中深北上广等15个城市为一档 , 成都、武汉等25城为二档 , 兰州、徐州等60城为三档 。 市场面由库存去化周期、需求透支率、房价周期、地价房价比4项指标组成 。 我们首先将城市发展潜力100强按照发展潜力指数分为三档 , 再通过市场面指标分析 , 对当前市场趋势较好的城市升档 , 其他城市维持不变 。
3.2 量价趋势:部分三四线城市需求明显透支 , 部分一二线城市成交量有所回暖房价趋稳
前期受棚改货币化刺激销量暴增、而又缺乏基本面支撑的部分三四线城市存在需求透支风险 。 比如 , 一个城市过去3-5年的销售增速均在20%以下 , 在基本面改变不大的情况下 , 某年销售增速突然飙升 , 比如达到50%及以上 , 这种城市在短期存在需求透支风险 , 从数据看主要是部分受棚改货币化刺激的三四线城市 。 2017年以来 , 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量明显下降 , 二线城市基本持平 , 三四线城市受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扩大而继续暴增 。 各线城市销量暴增的时间呈现轮动特征 , 一线城市2015年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4% , 二线城市2015、2016年分别增长10%、26% , 三四线城市2016、2017年分别增长22%、13% , 部分缺乏基本面支撑的三四线城市需求明显透支 。
从房价周期看 , 前期经历明显调整的部分一二线城市及周边房价将逐渐趋稳 , 如供给不足或存在一定上涨压力 。 从历史经验看 , 过去不少城市的房价存在三年左右的小周期 , 涨一段调整一段 , 小周期的背后是房地产调控、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需求释放与透支等因素 。 2015-2016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部分城市及一些省会城市房价已连续低迷2年以上 , 目前成交量有所回暖 , 市场逐渐趋稳 。 此类城市在一线城市中有北上广深 , 二线城市中有天津、南京、无锡、苏州、杭州、济南、郑州、武汉、东莞等 , 三线城市中有廊坊、温州、嘉兴、珠海、惠州、中山等 。 而部分前期主要受棚改货币化刺激导致房价大涨、同时缺乏基本面支撑的三四线城市存在一定调整风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