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手法
情节曲折
在“醉不成欢惨将别”的时候 , 便“忽闻水上琵琶声 , 主人忘归客不发” , 将情节推向另一个境界 。第一次琵琶演奏已毕 , “东船西舫悄无言” , 似乎可以结束了 , 忽然又“沉吟”“敛容” , 琵琶女要诉说自己的身世了 。琵琶女诉说一完 , 诗人便抒发自己的感慨 , 将自己的遭遇与琵琶女的遭遇联系起来 , 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更奏一曲 , 乐声进入了高潮 , 但诗人不再作正面描写 , 只说其声“凄凄” , 并“不似向前” , 写到这里 , 就戛然而止 。这样 , 既能使人感慨不已 , 又能使人产生意深境远的感觉 。这种曲折多变的情节 , 使琵琶女富于戏剧性的遭遇得到突出表现 , 她的琵琶绝技也得到了细致的描绘;而作者的心情和感慨也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
以情动人
这首诗以情动人 , 叙述事件 , 描写人物全都充满抒情色彩 。送客一节即以“秋瑟瑟”“惨将别”“茫茫江浸月” , 给环境制造了伤感的气氛 。琵琶女第一次演奏 , 诗人在描写琵琶女演奏的手法和曲调时 , 让情思幽恨贯穿始终 。自叙身世一段 , 是“幽愁暗恨”的根源 , 更是充满了人物因昔盛今衰而产生的种种哀伤 。诗人自叹经历 , 处处以环境衬托自身的感慨 , 充分描写了漂沦流落的悲切之情 。末段 , 凄凄的弦声与哭泣声相互照映 , 更是写尽了诗人的悲痛之情 。全诗使用的典故很少 , 语言精练明畅 。诗人逝世不久 , 唐宣宗李忱写诗吊念他说:“童子解吟《长恨》曲 , 胡儿能唱《琵琶》篇” 。
音乐画面
这首诗最令人称道的是诗对琵琶乐声的描写 。由“大弦嘈嘈如急雨”到“曲终收拨当心画”几句 , 将抽象的、难以感知的乐曲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模拟出来 , 既有听觉形象 , 又有视觉形象 , 读过后让人感到余音袅袅 , 余味无穷 。其中“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 , 此时无声胜有声”等成了写乐声的经典诗句 。“急雨”、“私语”、“莺语”、“泉流”、“珠落玉盘”、“瓶破水迸”、“骑出刀呜”、“裂帛”等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匠心独运 , 无与伦比 。这一段音乐描写与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引》和李欣的《听董大弹胡笳弄寄语房给事》并列为古典音乐的四篇妙文 。但由于它的比喻平实、贴切 , 语言流畅、情感丰富 , 因此比其他三篇流传更广 , 也更为知名 。
(1)以景物烘托感情氛围 。如秋江夜别“枫叶荻花秋瑟瑟 。”“别时茫茫江浸月” , 这种萧瑟的秋景对离情别绪是有力的烘托 。“住近湓江地低湿 , 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四句描写了环境的恶劣 , 有力地烘托了“天涯沦落”之情 。
(2)用人物的神态、动作描绘出画面 , 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如“犹抱琵琶半遮面” , 画面传神地描绘了琵琶女娇羞的神情和犹豫迟疑的复杂心理 。再如“沉吟放拨插弦中 , 整顿衣裳起敛容 。”这里描绘琵琶女曲终时的动作、神态 , 不仅使人感到她的教养、经历不俗 , 而且自然地表现她由弹奏到自叙身世的内心活动 。另外“满座重闻皆掩泣”之后的一个特写镜头 , 诗人“泪湿青衫” 。画面的基调落在一个“泣”字上 。当然对曲调理解最深的 , 动情最浓的 , 以至“泪湿青衫”的 , 还是诗人自己 。“泣”的内涵显然是丰富的、深沉的 。
- 夸父逐日的原文故事 夸父逐日的故事和寓意
- 为茅屋所破歌注音及译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
- 论语二十篇全文原文 论语全文及翻译赏析
- 三峡课本上的注释 三峡翻译和原文注释
- 世界品牌女士手表排行榜前十名 世界女士名表排行榜
- 银魂最强战力 《银魂》中战斗力排行如何?
- 正能量激励人的座右铭
- 大龄公务员辞职出国读书,是否可行?
- 刺客列传原文翻译及注释 刺客列传翻译及注释
- 荷塘月色逐句赏析 荷塘月色朱自清赏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