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新一轮自贸区扩容受益最大还是楼市( 二 )

为什么要新一轮扩容自贸区 , 因为自贸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 通过更多的不同自贸区来进行差别化探索 , 多管齐下 , 试验出来的改革经验会更有针对性和差别化 , 会形成更多、适用面更广的改革试点成果 , 从而更大力度推动对外开放 。 这将有利于通过改革创新助推沿边开放 , 辐射带动沿边发展 , 为中国进一步密切同周边国家经贸合作、提升沿边地区开放开发水平 , 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改革经验 。

自贸区:使命各不同

经过5次扩容 , 已形成“1 3 7 1 6”的以上海自贸区为领头雁的从沿海到沿边的我国自贸区建设新格局 。 本次扩容后 , 18个自贸区全面覆盖全国各个主要区域 , 构建起东中西协调联动、陆海统筹发展的全方位和高水平区域开放的全新格局 。 从战略上看 , 既能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 , 又能服务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 , 环环相扣 , 与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总体布局高度吻合 。

根据区域不同 , 明确提出的探索、打造、创新、加强的合作地区包括日韩、东盟、俄罗斯、东北亚等 。 其中 , 分别根据各地区特色提出加快海洋特色产业、金融、制造业创新、生物医药、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开放发展和合作 。 此外 , 广西自贸区总体方案提出的打造西部陆海联通门户港 , 与发改委近日发布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中的定位完全吻合 , 即要将“广西北部湾建设成国际门户港” , 促进广西北部湾乃至整个西部地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

同为新晋自贸区 , 战略定位是不同的 。 其中 , 山东主要是通过加快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高质量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深化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 , 推动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 。 江苏将通过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 , 在打造开放型经济、创新发展实体经济和产业转型方面先行先试 。 广西将通过深化与东盟的开放合作、推动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探索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等 , 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

河北将主要围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等 , 建设国际商贸物流重要枢纽、新型工业化基地、全球创新高地和开放发展先行区 。 云南将通过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合作发展 , 建设连接南亚东南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 , 推动形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开放前沿 。 黑龙江将通过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着力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建设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的交通物流枢纽、提升沿边地区开放水平 , 打造对俄罗斯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中心枢纽 。

这是基于各自贸区的区位比较优势、产业基础、经济现状等多重因素的考虑 。 自贸区所肩负的任务 , 除了传统的增加贸易机会、外汇创收、技术体系引进等微观经济需求外 , 还包括其他许多区域发展宏观战略目标 , 包括经济功能升级、发展方式转变、融入全球市场、建立新型经贸关系等方面 。 而按照国际经验 , 在产业方面 , 国际先进自贸区是现代服务业与知识技术密集型、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载体 。

各地区在开放过程中因地制宜地探索培育包括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人工智能、海洋产业等面向未来的优势产业 , 使其成为带动腹地新旧动能转换的示范区 。 对于海洋特色产业、金融、制造业创新、生物医药、生命健康等领域来说 , 都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 , 我国自贸区以这些产业为抓手 , 有助于引领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升级、抢占全球价值链高位 , 进而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 , 提升我国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

从现有获批的自贸区来看 , 中国的自贸区有以下几个特点 。 其一是均强调制度创新以及可复制可推广 。 18个自贸区的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中 , 均强调“以制度创新为核心 , 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 。 自贸区建设的最终目标也均为:努力建成贸易投资便利、高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 。 其二是面积均为一百一十九平方公里左右 。 18个自贸区中 , 除了海南自贸区的范围为整个海南岛 , 面积3.54万平方公里之外 , 其余的自贸区面积均为119平方公里左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