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是照明,就是一个头灯,一个大手电再加一个随身小手电,走路用头灯,帐篷里面用手电,一个晚上足够用了 。
七是吃的,带两天可以吃很饱的加热食品,如罐头香肠,大米,腌制菜,盐 。另外再带可以吃饱一天的干粮(省着吃可以吃两天),如压缩饼干巧克力肉干等,这样确保三到四天不饿肚子 。
最后别的如绳锯,砍刀,小刀,消毒片,常用药,过滤纸等就不说了 。
综合以上,可对比他们四个太不重视这次行动,导致灾难发生 。一是温度,如果他们带了帐篷加睡袋,再加好点的雨衣,就不会被冷死 。二是导航,如果他们在找不到方向的情况下,及时停下来扎营,等到第二天天亮再走,就会减少很多风险 。三是指挥,如果他们是因为下雨产生一系列问题,那就要问,为什么不看天气预报,小雨不好说,大雨是肯定有预报的,为什么不做相应的准备 。最后是设备,这个我不懂,我就不说了 。
最后说,这次不是天灾,是人祸,一是单位指挥不力,没有一套完善的装备制度,连帐篷睡袋都不配,雨衣都是一次性的 。二是带队人(也是遇难者)没有做相应准备,在面对灾难的来临时,没有提前合理的采取就地扎营的方式,而是乱走 。
装备是否齐全主要取决于他们如何认为哀牢山的 。从他们的装备清单看出,他们只是把哀牢山当成了普通的山 。哀牢山因为其特殊地理位置天气多变而且常年潮湿,加上植被茂盛 。很容易在里面迷失方向直至最后遇险 。当地政府也没有说这四个人里面有没有向导,我觉得他们出发前应该找个当地人做向导或者了解情况,而不是盲目乐观的草率进山 。我国有很多地方属于人类很少踏足的禁区 。古人一直告诫我们要敬畏大自然,不是说现在科技发达了就忽视大自然的力量了 。人在自然界面前还是很弱小的 。我觉得现在再讨论他们是否带齐装备已经意义不大了,毕竟四个鲜活的生命已经消逝了 。只是希望以后的地质勘探者能多份谨慎与敬畏,少些盲目与乐观 。希望悲剧不要重演 。希望逝者能得以安息!
按照官方通报来说,一个简单的任务,应当是当天返回,不能说装备齐全与否,来判断死亡的原因,个人看法,还是野外生存经验不足,麻痹大意了,没有在沿途留下路标,记号 。还有就是意外来的太突然了,比如雷击,野兽,瘴气 。野外尤其是不行考察更多的还是依靠野外生存经验,而不是装备,如果装备带齐你背的动吗?
我怎么感觉是单位领导为了节约成本,该有的装备不配,该派的老员工不派,随便找几个实习的就下任务了 。然后失联了也不第一时间派出人员去找 。
总之还是遇难了,很值得同情!老祖宗的教诲永远牢记,穷家富路,不冷带衣裳,不饿带干粮,这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带一下花里胡哨的东西只会增加负重,加大遇难风险!
作为专业的登山户外科考人员,这样的装备着实准备不是很充分,包括火源及保暖装备 。
在看到这个新闻,联想到了今年甘肃山地马拉松事故21人遇难,这些选手主要遇难的原因就是由于失温度造成 。
什么是身体失温?
只能说大自然太神奇了
【云南哀牢山科考人员携带装备曝光,你认为装备齐全吗?】愿逝者安息吧
- 云南重楼的功效与作用
- 云南昆明那里做阳台护栏
- 云南 傣族、傈僳族、景颇族 三个民族的手抓饭,妙不可言 手抓饭是哪个民族的特色
- 云南本地甜酱油 云南甜酱油怎样吃
- 云南旅游几月份去合适
- 云南的特色小吃有哪些?
- 云南酸菜猪脚的做法
- 华科同济医学院考研分数线 华科考研分数线2020年
- 昆明景点
- 云南水果玉米成熟季节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