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多吃哪些食物,有助于降血压?哪些饮食习惯,有助于降低血压?( 二 )


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据国内资料,40岁以下的发病率平均为3.4%,40~49岁为10.2%,50~59岁为17.2%,60岁以上为24.1% 。男性高血压病患病率6.96%,女性为8.4%,女性高于男性 。
一般来说,在35岁以前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35岁以后则女性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的妊娠与更年期内分泌变化有关 。
2、劳动性质
不同的职业人员,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有很大差别 。有关资料显示,脑力劳动为主者发病率达7.78%,体力劳动者达4.68%,而从事神经紧张度高的职业如司机、售票员,其高血压病患病率高达11.3%左右 。
3、肥胖或超重
研究表明,肥胖者患高血压的机会比正常人高2~4倍,减轻体重血压往往会随着下降 。若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5%,应考虑减肥 。
4、妊娠高血压史
女性高血压病患者常有妊娠高血压史 。据国内报道,有人统计440人中有妊娠高血压病史者为172人,发病率为39.06% 。
5、饮食、嗜好
有关资料表明,饮食性质与高血压病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进食肉类食品较多的人,其发病率较高,如不吃肉的48人,偶吃肉的458人,常吃肉的556人,其发病人数分别占总发病人数的4.6%、43.5%、52.9% 。而饮酒、吸烟等嗜好与高血压病发病率的关系各地报告不太一致 。
6、食钠盐过多
食盐量过多易引起高血压病,国内外有较多报道 。研究人员发现,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与太平洋一些岛上的土著居民,很少吃盐,几乎找不到高血压病人 。我国凉山彝族食盐量也较少,高血压患病率是全国最低的,而西藏拉萨的藏族因有饮盐茶的生活习惯,高血压患病率在全国最高;我国北方居民食盐量多于南方,因此高血压患病率也显著高于南方 。
哪些食物有助降血压
血压高的人群,可尝试由1997年美国的一项大型高血压防治计划提出来的饮食方案,即“得舒饮食” 。它强调高血压患者应该多吃哪些东西,而不只是一味地强调什么不能吃 。得舒饮食方案的原则是:富含钾、镁、钙及高膳食纤维和足量不饱和脂肪酸,搭配多种营养素,从而全方位改善健康以达到降血压的目的 。
钾盐有对抗钠盐升高血压的作用 。新鲜绿叶蔬菜、豆类和根茎类蔬菜、香蕉等含有丰富的钾、膳食纤维以及植物化学物 。有研究表明,富含蔬菜水果的低脂肪饮食可以使食用者的高压平均下降11毫米汞柱,低压平均下降6毫米汞柱 。
镁也有对抗高血压的作用,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镁元素摄入量与血压的健康下降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受试者每日摄入368毫克镁元素,持续3个月,总体高压就会降低2毫米汞柱,低压降低1.78毫米汞柱 。研究者分析认为,这是因为镁能扩张动脉血管,从而降低血压 。富含镁的食物包括各种鲜豆、豆干、香菇、菠菜、桂圆等 。
低钙膳食易导致血压升高 。钙摄入量与年龄相关性高压升高幅度呈负相关,钙摄入量<500毫克/天的人群,低压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得最为明显,钙摄入量500~1200毫克/天者次之,而钙摄入量>1200毫克/天者最低 。我国居民人均膳食钙摄入量为390.6毫克/天,远低于我国营养学会的钙推荐量(800毫克/天) 。
简单、安全和有效的补钙方法是选择适宜的高钙食物,特别是保证奶类及其制品的摄入,即250~500毫升/天的脱脂或低脂牛奶 。对乳糖不耐受者,可食用酸奶或去乳糖奶粉 。部分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补充钙制剂 。
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能量的25%以下 。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值控制在1~1.5 。
要少食动物脂肪(鱼油除外) 。动物脂肪含饱和脂肪酸过多,可升高胆固醇及血压,且与血栓形成有关,故应采用植物脂肪,如豆油、芝麻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