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要运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说明
例1
水
在地球上,水是分布最广的一种物质 。可以说,地球上到处都是水的寓所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水呢?有人粗略地估计,认为整个地球的水量,包括空中、地上、地下的水,总共将近14亿立方公里 。
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可为什么大海是蓝的,而湖水是碧绿的呢?原来这是阳光给它们染上的 。阳光中的红光、橙光和黄光这些较长的光波被不同深度的水吸收了,蓝光、紫光和一部分绿光的波长较短,一遇到水面便四面散开或反射回来 。所以湖水蓝中透绿 。海水更深,散射、反射的蓝、紫光更多,就泛碧蓝色了 。
比较纯净的水加热到100℃就会沸腾,降低到0℃以下就要结冰 。在高山上,只要加热到80℃以上水就会沸腾;海平面上,只要72℃左右水就沸腾;矿井里,水到100℃以上才沸腾 。
在大自然中,水无时无刻不在动、不在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基本存在三个地方:空气里、地下、地表;它的基本形态是三种:气态、液态和固态 。
【提示】
这篇文章给人第一印象是“散”,其主要毛病是没有按一定的中心组织材料、安排顺序,只是东抓一点,西抓一点,一个方面才说了几句,又急急忙忙去说另一方面 。结果是哪一方面都没有说明白 。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个事物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我们要说明一个事物,必须抓住这事物的特征,才能把被说明的事物准确清晰地介绍给读者,让人们对这事物有确切明白的了解 。但事物与事物间的情况又各不相同,有的事物的形态、性质、发展等比较单纯,我们说明这类事物时,不妨将面展得开一点;有的事物的形态、特点等复杂而多样,往往有很多方面的特征 。我们在介绍这类事物时,不可能在一篇说明文中面面俱到,只能根据需要,一次谈一两个特征 。写这类事物的说明文时,更应该注意把握一个明确的说明中心,并以此安排说明顺序 。《水》这篇文章主要毛病就是没有抓住一个要说明的中心,并以此组织材料、安排顺序,从而给人的感觉就是文章散而乱,什么问题均没有说明白 。比如水是一种液体,并且具有无色、无嗅、无味的特征,可以这样来说明:
例2
水
水是什么样的物体呢?
水是液体 。石块和木块有一定的形状,无论放在桌子上或者盒子里,它们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形状,都是固体 。水就不同,放在圆杯子里就成为圆形,放在方盒子里就成了方形,它没有一定的形状 。
水是无色透明的 。有人说水是白色的,这话错了 。拿水同牛奶比较一下就会明白,牛奶才是白色的,水是什么颜色也没有的 。如果把一根筷子插入牛奶里,我们就看不见它 。再把一根筷子插入清水中,我们能够透过清水看见插入的筷子 。
水是无嗅、无味的 。怎样来区分无色透明的烧酒和水呢?光凭肉眼是毫无办法的 。只要闻一闻,尝一尝就能正确无误地区分了 。烧酒有酒的气味和味道,而水却什么气味、什么味道也没有 。
因此,在正常的情况下,水是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 。
【提示】
这篇说明文抓住了“水是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这一特征为文章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组织材料,选择了比较说明的方法,拿水同木块、石块比形状,拿水同牛奶比颜色,拿水同烧酒比气味、比味道 。相互比较以后,水的特征得到了充分的显示 。
【说明书格式及范文 解释说明书范文】在说明事物过程中,针对有些事物比较抽象、陌生,一时难以讲清的特点,为增强说明效果,常常要采用比较的说明方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们在认识事物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把大家熟悉的事物或通俗易懂的道理去和抽象的、陌生的事物或道理作比较,使大家对事物有所了解,让读者产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理解过程,最终充分认识事物的特征 。这是因为事物的特征往往可以在同另一事物的比较中显现出来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比较的先决条件是要找出比较事物之间可以值得比较的共同点,然后方能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同中求异,说明事物的各自特点 。换言之,在进行比较时,必须有相同之点才能作比 。就拿上文说吧,在就物体的形态来比较时,把水和石块、木块相比;就物体的颜色来比较时,把水和牛奶来相比 。倘若反过来,把水和牛奶放在一起比形态,把水和烧酒放在一起比颜色,岂不引起一片混乱!另外,还要注意到,被比较的事物是说明的对象,用作比较的事物是应该大家相当熟悉和非常具体的事物 。比如上面选用的牛奶、石块等都是熟悉的和具体的事物,所以大家容易理解、容易接受 。如果用作比较的事物比要说明的对象还要难以理解,是陌生的、是抽象的,那么,根本就无法达到说明的目的 。
- 描写音乐的诗词及赏析 描写音乐的诗句有哪些
- 高职热门专业及就业前景 发展好的专业有哪些
- 清平乐宋黄庭坚诗意 清平乐黄庭坚原文及翻译
- 秋词全文翻译及诗意解析 秋词古诗的意思翻译
- 宿府诗歌鉴赏及答案 宿府杜甫古诗原文
- 人为啥结婚?
- 2022管理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及方向
- 2022大气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及方向
- 2022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及方向
- 丧事挽联格式 挽联格式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