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个必须请的人 , 这个人甚至连叫花子也不如 。
在起棺之前 , 先要把死者枕过的枕头、用剪子剪开 , 把荞麦皮倒在棺材下面 。以示人死了家里再不欢迎你回来了 , 你的枕头也没有了 。倒枕头里荞麦皮的人 , 就得找个傻、楞、二百五这样的人 , 还得给点钱 。
还有挖墓的人要懂穴位、撑握尺寸 , 更重要的是必须实靠 , 以防有居心之人下阵物 , 还有好多讲究 。比如:挖墓只许加人不许减人 , 累了就扔下铁揪休息等 。
总之 , 丧事用人多 , 迷信又多 , 各种事谊又繁碎 , 就是烧纸也得好几个人折叠 , 女人们的穿戴还有分辨 。媳妇、侄女、外甥女各不同 , 不懂的人看不出来 。懂得的人一看 , 就知道哪个是闺女 , 哪个是媳妇 。
办丧事很麻烦 , 不是一顿饭那么简单 。一般是7天 , 也有9天、11天的 。如果要办得象点样 , 耗资少不了 , 花钱无数 , 可以说比娶媳也花得多 。
摆席那是少不了的 。
农村办丧事 , 是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保存 , 不同的地方丧葬文化有别 , 这也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各地的差异 。
按照各地的传统 , 在办丧事过程中 , 孝家要摆一次酒席 , 不同地方摆酒席的时间安排不一样 。有的地方在送葬前摆宴吃饭 , 有的地方在送葬回来后摆宴吃饭 , 还有的地方把摆宴吃饭放在送葬的前夕晚餐 。这三种地方风俗笔者都比较熟悉 , 且都亲身经历过 。

文章插图
农村办丧事期间 , 分流水席和正餐两种 。正餐只有一餐 , 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摆宴 , 一席至少八到十个菜以上 , 一般按当地习俗来按排每座人数和上菜的个数;流水席就是办丧事期间招待帮忙、客人、陪夜等人的普通座席 , 一般只上四到六碗菜 , 主要是根据孝家的经济状况来定 。旧时的流水席 , 来人可随到随吃 , 像河水一样流个不停 , 人们可随时打水 , 称流水席 。现在办丧事很多地方都进行了改革 , 传统意义上的流水席少了 , 一般分早中晚夜(即夜宵)四餐 , 开餐时间相对比较固定 。
送葬前的摆席不管是前夕还是次日清晨 , 都是习惯称的正餐 , 也就是预示丧事即将办完 , 要送老人出去安葬 。孝家为了感谢亲戚朋友和邻里的而办的酒席 , 因此 , 这种酒席与红事中的酒席桌上摆的没有区别 。这种宴席开席时 , 先由主持办丧事的人(称之为执客司、执客师、总管等)先讲一通感谢的好话 , 然后 , 主持人带着孝子孝女哭喊着给每座行跪拜之礼 。这种宴席因被孝子孝女的悲伤之情感动 , 席上的人都陪着落泪 。此种方式在送完丧后 , 人们自行离开 , 三日内 , 除舅舅、姑姑等亲戚为孝家“进财”需接待做饭外 , 孝家不用再请其他人到家事来吃饭 。此后一段时间内 , 办过丧事的家庭一直笼罩着一种悲伤的气氛 。
笔者的家乡属于这种风俗 。

文章插图
送葬后的摆席也是办丧事中的正餐 。此种风俗在送葬前一直是流水席 , 不办正餐 , 待送完葬后 , 送葬的人不离开 , 仍旧回到孝家 , 蒋孝家的家里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 , 包括房屋贴的孝联都要除去 , 再摆席 。因为已经把老人送走了 , 孝子孝女到每个座席上说一些感谢的话 , 不用哭喊着行跪拜之礼 , 一般来说在此种酒席上 , 孝子孝女也不宜再过分地露出悲伤之情 。这样 , 这种酒席也就少了那种悲伤的气氛 , 显得比较轻松自如 , 吃饭时有说有笑地闲聊也就是很自然的事 。
- 意大利和奥地利踢假球吗?
- 庐山在哪里
- 无畏契约在哪个平台玩 无畏契约手游
- 岳阳楼在哪个省
- 远东集团尚未回应 台湾远东集团在大陆投资企业被查处
- 过年哪些菜最有家的味道?
- 今天去汉江钓鱼了,水大概4到5米深,能看到大鲤鱼在河中间跳,就是没口怎么办?
- 干冰能不能放在冰箱里冷冻
- 农历把每月初一叫做什么日
- 红丝绒和普通蛋糕区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