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的妻子家乡就是这种风俗 。
以上两种丧事的摆宴习俗 , 送葬前的摆席地方的禁忌要多一些 , 受封建传统的礼教思想影响要深一些 , 对孝家的要求严一些 。而送葬后的摆席地方 , 人们则要乐观和豁达一些 。
中国人讲究的是死者入土为安 , 亲戚朋友和邻里经过数天办丧事的辛苦操劳 , 有的人接连敖夜 , 一直笼罩在一种庄严肃穆悲伤的氛围里 , 送完葬 , 把丧事圆满办完了 , 人们都有一种成就感 , 发自内心的喜欣之情自然也就挂在脸上 。
丧事办完了 , 意味着老人去世带来的悲伤就像翻书一样 , 这一页翻过去了 。去世老人的至亲继续悲伤一阵也是应该的 , 但不可能要求亲戚朋友和邻里继续陪着孝家一起悲伤 , 这既不合符情理 , 也不是可能做到的事 。一个村子、一个大的家族之中 , 生死病死皆属正常现象 , 而一些喜丧 , 老人是年登寿满 , 丧事可以用喜事方式来办 , 这完全符合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 。例如 , 有的地方老人上了九十(也有上百岁的) , 儿孙戴孝不是白布 , 而是红布 , 这本身是对老人的圆满辞世是一种庆贺 , 庆贺老人高寿的福分 。

文章插图
增广贤文中有一句这样的话:“人见白头嗔 , 我见白头喜 。多少少年亡 , 不到白头死 。”人生一世 , 衰老和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因此 , 我觉得农村办丧事送完葬以后 , 摆酒席 , 在干干净净的孝家吃酒席 , 参与办丧事的人露出真实的高兴表情 , 没有什么不可以 , 这是农村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乐观、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 。
旧时代的一些农村尚且能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 , 形成这种丧文化 , 我们现在的人就更不要计较一些儒腐的习俗了 。
我爷爷是去年7月份去世的 , 我至今想起来仍旧是悲痛不已 , 对整个丧葬流程都还记忆犹新 。在我们老家 , 送完葬之后也是要回来摆宴吃饭 , 而且大家看起来还很高兴 。其实这里面处处都是有讲究的 。
我们老家的老人去世后需在家停灵三天 , 这三天包括老人走的那天和下葬的那天 。
爷爷是下午五点左右走的 , 我爸似乎根本顾不上悲伤 , 给爷爷穿寿衣、上报村委会 , 找人搭灵棚、布置灵堂、给家族里的人报丧……等他忙完这些已是第二天的凌晨两点钟 。然后就去了爷爷的棺旁跪下 , 作为儿子 , 他需要为自己的父亲守灵 , 在爷爷下葬之前 , 他和我的两个姑姑都要一直在灵堂跪着 。
而那时候 , 我和哥哥正在连夜从城里往家里赶 。刚听闻爷爷噩耗的时候 , 我并不是很悲伤 , 可能是因为他卧病在床的时间已久 , 我的心里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 。可在回家的路上 , 眼瞅着离家越来越近 , 我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 。一进村就听到了只有丧事上才吹奏的喇叭声 , 眼泪开始在我的眼眶里打转 。
一进灵堂 , 首先看到的是爷爷的遗照 , 然后我再也控制不住 , 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 眼泪直流 , 心痛得近乎窒息 。
旁边有主事的人给我说:“你别憋着 , 大声地喊爷爷 , 哭出声音来 , 声音越大越好 。”
- 意大利和奥地利踢假球吗?
- 庐山在哪里
- 无畏契约在哪个平台玩 无畏契约手游
- 岳阳楼在哪个省
- 远东集团尚未回应 台湾远东集团在大陆投资企业被查处
- 过年哪些菜最有家的味道?
- 今天去汉江钓鱼了,水大概4到5米深,能看到大鲤鱼在河中间跳,就是没口怎么办?
- 干冰能不能放在冰箱里冷冻
- 农历把每月初一叫做什么日
- 红丝绒和普通蛋糕区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