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文解析及通俗译文 道德经全文翻译( 二 )


5
【解释】 天地无所谓仁慈 , 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谓仁慈 , 任凭百姓自生自灭 。天地之间不正象个风箱吗?虽然空虚 , 但不短缺 , 越拉动它风量越多 。说的多了就行不通了 , 还不如保持适中的态度 。
6
【解释】 空虚是永恒存在的 , 这叫做深奥的母性 。深奥的母性 。是天地的根源 。它连绵不断地存在着 , 其作用无穷无尽 。
7
【解释】 天长地久 。天长地久所以能够长期存在 , 因为它生存不是为自己 , 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因此圣人把自己放在后面 , 反而站在前面 , 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得到保全 。这不正是它不自私吗?所以能达到自私的目的 。
8
【解释】 最上等的善要象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之争夺 , 停留在众人讨厌的低洼低方 , 所以最接近道 。居住在善于选择地方 , 存心善于保持深沉 , 交友善于真诚相爱 , 说话善于遵守信用 , 为政善于有条有理 , 办事善于发挥能力 , 行动善于掌握时机 。正因为他与事无争 , 所以才不会招惹怨恨 。
9
【解释】 端的满满的 , 不如适可而止 。磨的尖尖的 , 锐利难保长久 。金玉满堂 , 不可能长期守住 。因富贵而产生骄傲 , 就会给自己带来灾害 。成功了就急流勇退 , 这才合乎自然的道理 。
10
【解释】 精神与形体合一 , 能不分离吗?聚集精气达到柔顺 , 能象婴儿吗?洗清杂念 , 深入内省 , 能没有缺点吗?爱民治国 , 能不耍小聪明吗?五官与外界接触 , 能甘于示弱吗?什么都明白 , 能不妄为吗?生长万物养育万物 , 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 养育万物而自己无所仗恃 , 统领万物而不自居为 , 主宰 , 这就是最深远的德 。
11
【解释】 三十根条幅集中在车毂的周围 , 车毂中间有了穿轴的空洞(无) , 才有车的作用 。揉抟粘土作器具 , 当器具中有空虚的地方才有器具的作用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 , 当房屋中有空虚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 。所以“有”只提供条件 , “无”(空虚)才起到作用 。
12
【解释】 五光十色 , 使人眼花;过多的乐声是人耳聋;过多的美味使人口伤;纵情的起马打猎 , 是人心放荡发狂;保存珍贵的东西使人提心吊胆 。因此圣人只为吃饱 , 不贪求耳目的享受 , 所以要抛弃那些取得这些 。
13
【解释】 受到宠爱或污辱都感到惊恐 , 重视身体就象重视大的祸患 。为什么说受到宠爱或污辱都感到惊恐呢?受宠本来就是卑下的 , 得到它当然惊恐 , 失去它也感到惊恐 , 这就叫做宠辱若惊 。什么叫做重视己身就象重视大的祸患?我之所以会有大的祸患 , 是因为我有个身体 , 如果我没有这个身体 , 我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能够以贵己身的态度去对待天下 , 才可以把天下交付给他;能够以爱己身的态度去对待天下 , 才可以把天下委托给他 。
14
【解释】 看它看不见 , 叫做“夷” , 听它听不到 , 叫做“希” , 摸它摸不着 , 叫做“微” , 这三种现象 , 无法追究 。因为它们是混为一体的 。它上面并不光亮 , 下面也不阴暗 , 它连绵不绝 , 难以形容 , 复回归于没有物体的状态 。这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 , 没有物形的形象 , 就叫做“恍惚” 。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头 , 跟着它看不见它的尾 , 拿着古时的道理来驾御今天的事物 , 能认识古时的道理 , 才可以说认识道的规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