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卫玠:即卫洗马 。总角:指童年 。原意指古人未成年时将头发梳成双髻,状如角,故称总角 。[2]乐令:乐广 。[3]想:思念,即因醒时心想 。[4]膏肓之疾: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隔膜之间为”肓”,此处喻指不可思辨明晰的事理 。
【译文】
卫玠幼年时,问尚书令乐广”为什么会做梦”,乐广说:”是因为心有所想 。”卫玠说:”身体和精神都不曾接触过的却在梦里出现,这哪里是心有所想呢?”乐广说:”是沿袭做过的事 。人们不曾梦见坐车进老鼠洞,或者捣碎姜蒜去喂铁杵,这都是因为没有这些想法,没有这些可模仿的先例 。”卫玠便思索沿袭问题,成天思索也得不出答案,终于想得生了病 。乐广听说后,特意坐车去给他分析这个问题 。当卫玠的病有了起色以后,乐广感慨地说:”这孩子心里一定不会有不可思辨明晰的事理!”
【评析】
卫玠五岁时就很有名,被人们视为神童 。他很早就开始研究《老》《庄》 。成年后,便以善谈名理而称著当时,其能言善辩超过了当时有名的玄理学家王澄、王玄、王济等人 。他小小年纪就好学深思,为了解释成梦的原因,深入探究,以致病倒了 。乐广知道他的禀性,只好为他进一步剖析,他的病才好起来 。据载,因为卫玠擅长清谈,所以当时的人都愿意听他说一说,后来卫玠累坏了身体,就在病逝之前,他还与王敦或达旦微言,或谈语弥日,足见他析理至甚 。他死的时候才二十七岁 。卫玠苦苦追求这些问题的答案,虽然不免走入迷途,但这种追求精神还是可贵的 。从这些记载里足以看出当时士大夫对清谈的迷恋,他们认为善谈名理就是博学多通的表现 。
庾敳读《庄子》
【原文】
庾子嵩[1]读庄子,开卷一尺便放去,曰:”了不异人[2]意 。”庄子
【注释】
[1]庾子嵩(sōnɡ):名敳,字子嵩,颍川人,恢廓有度量,自称为老子、庄子的徒弟 。
[2]了:完全,基本上 。人:相当于”人家”,此处用作第一人称代词”我” 。
【译文】
庾子嵩读《庄子》,打开书读了一尺左右的篇幅就放下了,说道:”和我的想法完全相同 。”
【评析】
庾敳准备读《庄子》一书,打开书读了一尺左右的篇幅就放下了 。庾敳不读庄子,正反衬出读庄子的人之多,因为他的行为异类,就被记述下来 。在当时不读老庄的人也因为说话像老庄而获得赞誉 。
客问乐广”旨不至”
【原文】
客问乐令”旨不至[1]”者,乐亦不复剖析文句,直以麈尾柄确几[2]曰:”至不?”客曰:”至 。”乐因又举麈尾曰:”若至者,那得去?”于是客乃悟服 。乐辞约[3]而旨达 。皆此类 。
【注释】
[1]旨不至:语出《庄子·天下》,原文为”指不至,至不绝” 。对于这句话,各有不同的理解,姑且解为:指向一个物体并不能达到它的实质,就算达到了也不能穷尽它 。”旨不至”是清谈家们谈论的重要内容 。
[2]确几:敲小桌子 。
[3]约:简约、简要 。
【译文】
有位客人问尚书令乐广”旨不至”的意思,乐广并不分析讲解这句话的词句,只径直用拂尘柄敲着小桌子说:”达到了没有?”客人回答说:”达到了 。”乐广于是又举起拂尘说:”如果达到了,怎么能离开呢?”这时客人才醒悟过来,表示信服 。乐广解释问题时言辞简明扼要,其余的都与此例一样 。
- 小德淘汰纳达尔闯进温网决赛,他离重回巅峰还有多远?决赛面对南非大炮安德森胜算有多少?
- 你们初中时都是怎样学英语逆袭的?
- 老婆要和高中同学聚会吃饭,三男三女,但是有个男的是老婆初恋,我拒绝她去,对吗?
- 为什么对质量要求如此高的航天飞机,事故发生频率却这么高?
- 国内接待疫情高发的日韩游客后,对他们真的有能力有效管控嘛?
- 在南非发现的新冠病毒新变异毒株,对新冠疫苗影响大吗?
- 家教一对一上门辅导高中 高中家教一对一好吗
- 介绍大学应该从几方面 大学介绍自己
- 家长意见20字以上
- 现在男人的压力都很大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