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怡笑迪士尼 迪士尼欢笑一刻3( 四 )


企业的发展总是与历史的发展相辅相成,再伟大的企业都脱离不了社会大势的变换,迪士尼也是如此 。
从1939年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暴风骤雨一般席卷世界,迪士尼的电影事业由此遭遇毁灭性打击 。在这期间拍摄的《木偶奇遇记》《小鹿斑比》表现平平,公司财务压力巨大 。更令公司雪上加霜的是,美国政府为了做好战争宣传工作,强制要求迪士尼义务制作渲染情绪的宣传片以及为军队制作训练片 。
一方面是经济低迷,房票受阻,一方面公司还把大量精力放在了与公司无关的业务上,这导致迪士尼一度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嘛 。二战结束后,这种情况才渐渐转变 。
二战后,有很多当年参军的员工重新回到片场,帮助迪士尼制作影片 。但直到1950年2月,迪士尼才推出了长篇动画《仙履奇缘》 。不过,这部动画让迪士尼迎来了黄金的发展时期 。
在华特去世之前,迪士尼又推出了《小飞侠》《小姐与流浪汉》《睡美人》《101忠狗》《森林王子》《金银岛》《欢乐满人间》等多部脍炙人口的影片,并频频获奖 。此外,电视上也开始播出《迪士尼的奇妙世界》,成为美国家庭周末的共同期待 。
就在迪士尼发展得如日中天的时候,刚过完65岁生日10天的华特由于肺癌医治无效,突发心肌梗塞逝世 。没有了华特对商业和艺术的天才敏感及巨大热情,迪士尼公司仿佛一下子变成了一艘没有舵手掌握的巨轮,在时代的巨浪中迷茫、飘零 。在此后近20年里,迪士尼一直处在四处乱撞,一蹶不振的状态 。
华特·迪士尼1966年底的突然离世,无奈之下哥哥罗伊·迪士尼只好接管公司 。但此时的罗伊已经是73岁的老人了,根本无力掌控公司 。此后尽管家族成员轮番上阵,终究无法挽救迪士尼下行的颓势 。
在这段时间里,驱动公司产业链条的内容IP毫无建树,这辆商业战车几乎引擎熄火 。以至于你打开迪士尼的官网,看到在这段时间的公司大事记都是显示空白 。就连之前美国家庭全家老小每周日晚一起收看的电视节目《迪士尼的奇妙世界》,也下线了 。面对竞争对手《星球大战》的巨大成功,迪士尼虽然也在1979年耗资2000万美元,推出了电影《黑洞》,最终也只是斩获了可怜的360万美元的票房 。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家用录像机的面世,很多家庭开始用家用录像机来刻录电视台播放的经典电影 。这给当时电影公司渠道策略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无疑是再次给迪士尼的伤口抹上一把盐,使其衣衫褴褛,蹒跚难行 。
真正毁灭性的危机出现在1984年 。这一年,迪士尼遭遇了恶意收购 。收购方试图卖掉迪士尼的核心资产,包括电影图书馆以及主题公园周边的优质地产,资本市场也对此表示欢迎 。
面对生死存亡,迪士尼家族意识到必须从家族之外寻找能手,帮助迪士尼摆脱困境 。董事会不得不做出关键性决定:聘请了迪士尼史上第一个不姓迪士尼的迈克尔·艾斯纳(Michael Eisner)出任CEO 。
迪士尼王国由此翻开了外人治理的序幕 。
在来迪士尼之前,艾斯纳在拍出过《教父》《阿甘正传》等经典作品的派拉蒙电影公司当总裁 。他之前只用了七年时间,就把派拉蒙从好莱坞六大制片厂里的排名从倒数第一带到正数第一的位置 。
为了拯救处在“重症监护室”的迪士尼,董事会答应艾斯纳除了基本年薪和期权外,年利润超过一亿美元的部分还会分2%作为奖金给艾斯纳 。
这种打鸡血式的激励方式,一方面的确为迪士尼摆脱低谷起到了决定性的刺激作用,迎来了迪士尼第二次快速发展期;另一方面,也为迪士尼下一次危机埋下了伏笔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