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怡笑迪士尼 迪士尼欢笑一刻3( 五 )


艾斯纳从1984年进入迪士尼担任CEO到2004年被迫离职,一共执掌大权长达19年 。简单来说,这19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10年,艾斯纳手起刀落,救迪士尼于深渊之中,得到万人敬仰;后9年,艾斯纳大权独揽,成为“暴君”,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宫斗剧” 。
与艾斯纳一同进迪士尼的,还有担任迪士尼总裁的弗兰克·威尔斯(Frank G. Wells) 。在加入迪士尼之前,弗兰克·威尔斯担任过华纳兄弟的总裁和副董事长 。
二人加入迪士尼后,快速在四个方面对迪士尼进行了大胆的变革:一是在特许经营权方面,将品牌特许权交给各种周边厂商,疯狂渗入普通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二是对迪士尼乐园进行现代化改造,全面翻新陈旧的乐园,并往旅游胜地发展;三是将发展重心往动画产业移,制作了《狮子王》《美女与野兽》等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四是扩展电影的受众领域,成立了试金石电影公司,专门主攻适合成年人观看的电影 。
为了追逐利润,积极应对家庭录影带市场,迪士尼当时把价格从80美金一盘大幅降价到30美金。他们主推的第一部录像带《木偶奇遇记》卖出了170万盘,获得5000万美金的收入,而当时迪士尼全年利润不过一亿美金 。
在艾斯纳和威尔斯大刀阔斧的变革下,迪士尼在10年时间里从1984年十几亿美金的市值,一下狂飙到了1994年的近300亿美金 。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迪士尼又一悲剧发生了:推动迪士尼改革的关键人物弗兰克·威尔斯坐直升机意外坠机去世 。在此后9年时间里,迪士尼公司的内部治理进入了惊心动魄的“宫斗剧”环节,迪士尼进入黑暗期 。
在威尔斯在世时,他与艾斯纳及负责电影的杰弗瑞·卡曾伯格(Jeffrey Katzenberg)三人,实际上构成了一个铁三角 。卡曾伯格对电影内容精益求精,创意十足,为迪士尼的再次崛起立下了赫赫战功 。但是他与CEO艾斯纳却经常吵架 。甚至有时候卡曾伯格开创意会时,直接就不让艾斯纳参加 。这时威尔斯就充当了调和的角色,保证了两个人整体来说还是一致向前,没有起内讧,迪士尼也发展得有声有色 。
威尔斯1994年去世后,艾斯纳开始担心卡曾伯格功高震主,四处打压卡曾伯格 。卡曾伯格一气之下辞职走人,并于同年10月与好莱坞顶级的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大卫·格芬成立了著名的“梦工厂” 。而且,梦工厂一开始成立就具有浓厚的“报仇”意味,他们专门对标迪士尼,以动画对抗动画,并且高价从迪士尼挖走能人巧匠 。后来梦工厂出品了《怪物史莱克》《变形金刚》《功夫熊猫》等大量与迪士尼正面竞争的作品,一再挫伤艾斯纳的锐气 。
卡曾伯格的离去和威尔斯的过世,迪士尼几乎变成了艾斯纳一个人的天下 。艾斯纳对权力的极度渴望、独断专横、好大喜功的一面毫无掩饰地浮出水面 。
艾斯纳找了他的好朋友迈克尔·奥维茨接替威尔斯的总裁位置,并把奥维茨设定为一个傀儡角色,想着他只要全力配合演出就行 。但是奥维茨实际上在好莱坞是大哥级的人物,来之前是好莱坞翻云覆雨的大经纪人,手上管理着是汤姆·汉克斯、汤姆·克鲁斯、斯皮尔伯格、卡梅隆这种超一线的大明星和大导演,他绝对不会甘心被人任意摆布 。
虽然名义上是总裁,但艾斯纳一点权力也没给奥维茨,只是让他负责迪士尼的出版和音乐业务 。在这种情况下,奥维茨还是接连谈下了几个音乐大项目,当时很多超一线的歌手都准备把唱片签约到迪士尼来 。当奥维茨把这些合同推到艾斯纳面前时,以为艾斯纳会大为赞赏,却被艾斯纳全部否决了,没有给奥维茨任何机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