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未来的坏蛋读者们( 四 )


同样被掩盖在莱姆想象力之下的 , 是他的语言天赋 。 他能用准确简洁又意象不到的方式描述事物 , 也能在光怪陆离的场面里突然给出怦然心动的美——无论律师脖子上的两个脑袋多让人生理不适 , 可还是会忍不住被头上漂亮透明鉴定帽子美到 , 看里头一丛丛电火花如萤火虫般翩翩起舞 。 他时常穷尽夸张手段冷嘲热讽 , 可偶尔也会轻描淡写 , 把会心一笑留给细心的读者 。
越是细读《未来学大会》 , 越是明白为什么寓言这样一个公元前六世纪的古老文体能和科幻融合得如此完美 , 充满可能性 , 即使在许多年后读它仍然觉得新鲜仍然会着迷 。 是莱姆 , 也许只有莱姆能做到 。
理解技术且洞察人性
没有正确或者错误的阅读《未来学大会》的方法 , 当然 , 也不存在最佳方案 。
通过第一种方法 , 也许读者会明白 , 让莱姆预言成真的并不是某种对未来的感应 , 而是他对人类的理解 。 他知道人类的恐惧与欲望 , 也知道恐惧和欲望催生出的技术 , 它的本质是什么 。 他如此深刻地理解技术 , 又对人性洞察至深 , 因此明白一旦有了技术 , 人类将会如何使用它们 , 生产者利益最大化往往决定了技术发展的方向 , 而法律等社会规范体系往往滞后 , 就像物象机的制造商明知道机器存在缺陷 , 需要安装防护设备 , 但介于成本太高 , “与其给每个物象机装一套防护设备 , 不如偶然事发后应付官司 。 ”
在文化上也一样 。 未来社会里 , 像蒂奇这样的解冻人必须依靠字典才能克服语言障碍 , 明白别人在说什么 。 新生词和语义挪用造成的语言霸权 , 无时无刻将边缘人群置于更无所适从的境地 。
然后 , 也许还可以说说臭鸡蛋的问题 。 为什么看到莱姆扔来的臭鸡蛋你们如此兴高采烈?因为这些臭鸡蛋是扔给全人类 , 扔给我们共同的愚蠢 , 也包括他自己 。 莱姆从不高高在上 , 也不假装卑微 , 体现在小说里 , 就是他对主人公蒂奇的态度 。 莱姆从不给蒂奇以特殊光环 。 相反 , 小说刚开始 , 他就赏了蒂奇一个臭鸡蛋 , 指出蒂奇内心的怯懦 , 告诉读者他热衷太空旅行只是为了逃避地球上的问题 。 讽喻大师莱姆 , 他是自己的加害者 , 他是他自己的受害者 。 所以无论他的戏谑想象如何胡闹 , 如何冷酷 , 都是道德的 。 莱姆和他的小说就是这个伪善世界的洗涤剂 。 他讽刺自己和讽刺别人一样卖力 , 因为他爱别人和爱自己一样真实 。
作家莱姆帮助青年莱姆
关于莱姆 , 也许有一些事应该知道 。
关于20岁的莱姆如何在二战一场大屠杀幸存下来 , 如何被迫在监狱清理尸体 , 又差一点在街头被处决——这一次侥幸能活下来全因某个德国电影摄制组的到访;关于他如何利用假证件找到工作 , 如何偷偷把弹药交给抵抗分子 , 又如何因为担心收留犹太朋友而偷偷出逃 。
在他精神世界留下不灭印记的这些事 , 莱姆闭口不谈 。 “人类历史的荒诞是以无数沉默个体的生命为代价 。 ”只有幸存者能真正理解这句话 。 死亡对幸存者来说过于沉重 , 所以他只能用笑着谈起 , 想象不相干随意的死亡 , 简慢地通过“不愉快的心情 , 以及溅血的衬衫”暗示一个无辜人士的死亡——他仅仅因为一个掏手帕的动作被当作恐怖分子遭枪杀 。 死亡 , 永远是每个个体最大的恐惧 , 青年莱姆与它几次擦身而过 , 而作家莱姆则在之后的岁月中 , 一次又一次在自己的小说里创造并经历着死亡 , 通过这样的重复 , 他对抗着过去关于死亡所有恐怖的记忆 , 也对抗着未来所有可能的死亡 。 他带领着他的坏蛋读者们走进一个个糟糕的未来 , 在那里 , 他们可能会学会点为什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