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板鸭”是哪些你吃过哪几种原来板鸭也有地位之分
鸭肉是我们常吃的一种禽类食品,每年的消耗量仅次于鸡肉。虽然鸭肉的营养价值与鸡肉差不多,但是其中蛋白质的含量要比我们常吃的猪、羊、牛等畜牧类肉食高很多,同时味道十分鲜美。由于鸭子多半时间生活在水中,吃的食物很多来自于江河湖泊中的水生动植物,所以鸭肉味甘性寒,营养滋补,特别适合炎热的夏秋两季食用。也就是说,目前正值炎热的夏季三伏天,吃鸭肉最合适不过了,既能补充夏季过度的营养消耗,又能祛除暑热给人体带来的各种不适。鸭肉的烹饪方式多样而灵活,用鸭肉做出的美味佳肴不计其数,比如常见的板鸭、烤鸭、卤鸭、啤酒鸭、鸭肉汤、红烧鸭……等等。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一聊其中的“板鸭”,就从我国最出名、最有代表性的“四大板鸭”说起。所谓的板鸭,主要产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属于一种腌制食品,原材料采用多年的成年老鸭,具有香气浓郁、肉质紧密细嫩、咸香可口、干板酥烂的特点,板鸭的名字也因此而来。

文章插图
我国四大著名板鸭是哪些?在你看来哪一种更适合自己?以下四种著名板鸭,并非是民间自我评选出来的,而是具有权威的官方评定结果,因为它们是由我国农业部做出的官方认定。下面就为大家揭开“四大板鸭”的神秘面纱。第一:南京板鸭南京地处我国江南水乡,凭借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在这里生长的鸭子肉质鲜美、体格肥壮,用它做出来的南京板鸭属于金陵菜系中的一道特色名肴,名列江苏“三宝之一”,并享有''六朝风味'',''百门佳品''的美誉。

文章插图
南京板鸭的历史南京板鸭的制作在我国已有600多年,早在明清时期,南京板鸭就已经闻名中外,在南京城里时常都能听见“古书院,琉璃塔,玄色缎子,咸板鸭。''的民谣。在清朝时期,南京板鸭属于进贡皇室的贡品,同时也是朝廷官员在互访时作为相互赠送的“珍贵礼品”。由此可见,南京板鸭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地位非同一般。南京板鸭的工艺和味型特点正宗的南京板鸭是经过盐卤风干而成,从选料到制作都十分考究。鸭子要具备体长、肥壮、食物为稻谷、肌肉饱满、净重在3~4斤以上等特征的健康活鸭,而且制作出来的板鸭要具备皮白、肉红、骨头酥的特点才算合格。

文章插图
吃的时候多采用蒸或者煮的方式,而煮的方式较为复杂,要将板鸭用温水洗净后浸泡2小时以上,并将生姜片、大葱段和茴香为辅料塞入板鸭腹内,待水开之后焖40分钟左右。其实蒸来吃味道一样不错,而且很简单,将生板鸭肉切片蒸熟即可。总之,看起来外形饱满、体肥皮白的南京板鸭,吃起来的味道更是肉质紧密而细嫩、香咸酥爽、回味无穷。第二:江西南安板鸭南安板鸭与南京板鸭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它们是两个不同地方的特色板鸭。南安板鸭属于江西省大余县南安镇的著名特产,采用著名的大余县特产“大余麻鸭”经过腌制而成,在我国腊味食品市场拥有很高的名气,可称“腊味之珍品”。

文章插图
南安板鸭的外形和味型特点:南安板鸭外观看起来白净美观而且形态各异,鸭身整体扁平,近似桃园形,平整干爽,肋骨呈“八”字形;尾部整体呈半圆形,同时尾油丰厚但不外露,肥瘦相间而分明,有关刀、双龙珠、狮子口和双挂钩等形状。食用方式多采用蒸的方式,将腌制晒干后的板鸭洗净后直接上锅蒸熟即可,吃起来香味浓郁、肉嫩皮薄、尾油丰满、骨头酥脆,可以与肉同食、瘦肉甘香、肥肉不腻,堪称色、香、味俱全,是席上难得的美味佳肴和馈赠礼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