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修45㎡毛坯房火了:不用空调、少刷手机,朋友却踏破门( 三 )


有时候室内室外的人可以直接透过这个小洞对话 。 外部的阳光和空气 , 一下子就让小小的茶室敞亮起来 。

茶室是榻榻米结构 , 窗外晾晒着她新染的布 , 光影投到窗户上 , 风吹过 , 影子轻轻晃动起来 。


可以朝各个方向开的窗
吧台的四面窗户可以360度全方向打开 , 可以调节风向和光线 , 也同样是为了透气 。
整个空间的改造基本是她亲力亲为 , 当时她和装修的师傅说了窗的想法 , 师傅表示做不了 。 她去买来了行李箱的万向轮装上 , 很快解决了 。
房子的外墙 , 是她自己刷的 , 里面有凹凸不平的稻草枯枝的肌理 , 是她独门的涂料;


染布是她的日常工作之一
整个空间用到各式各样的帘子 , 是她自己染的;
院子里有一间砖瓦搭成的储藏室 , 是她自己搭的;

砖粉 , 是武夷山当地红土的颜色
院子里还有一面低矮的墙 , 她用上了砖粉 。 她说 , 走过许多地方 , 红土的颜色都不一样 , 想看看 , 武夷山的红土是什么样子 。

院内的桌子 , 桌腿来自一棵枯死的樱花树
院内有一张长桌 , 是朋友们最常聊天的地方 。 以前院子里种了一棵快二十年的樱花树 , 后来那棵树枯死 , 她觉得不舍 , 把树干锯了下来作为桌腿 , 枯死的树换了种方式留在了院子里 。
所有装点 , 她坚持用来自大自然的材料 , 因为“来自自然的东西 , 一定是好看的 。 ”


器皿多为朋友的手作
她也喜欢老旧的物件 , 山茶花客厅里的器皿、吧台、灯具、座椅 , 看上去都有古旧气质 , 有些是从各处淘来 , 也有些是朋友的手作 。



店内陈设着许多“老物件”
除了朱丫自己的想法 , 这个空间里也有不少朋友的痕迹 。 包茶叶的纸上面有朴拙的毛笔字 , 墙上挂着摄影的作品 , 玄关上摆放的小众出版物 , 都是朋友的作品 。

每一天 , 朱丫往返于山茶花客厅和自己的家 。 家在山上 , 从山茶花过去 , 需要骑十分钟的电动车 , 还要走一小段颇为险峭的路 。

朱丫后面跟着嘿嘿
她叮嘱我们小心行路 , 并且不要被热情迎上来的狗吓到——果然 , 还没到家 , 两只狗飞扑过来欢迎 , 一点都不怕生 , 一只叫嘿嘿 , 一只叫小寒 。
朱丫就带着外甥女茉儿、两只狗、还有一只叫做美好的猫一起生活在山上 。

朱丫在山上的住处

工作室入口
她们的家被茉儿戏称为“叙利亚风” , 极其朴素简单 。 一层的平房 , 地板和墙面都是清水泥 , 屋内陈设好多都是“拾破烂得来的” 。
整个房子的隔断很少 , 和山茶花空间一样 , 非常通透 。

客厅里的榻

窗外直接可见青山
客厅是整间房子最宽敞的空间 , 也是房子的中心 , 吃饭、待客、工作都在这 。 入门便是一个榻 , 朋友来了或坐或躺 , 十分自在 。


朱丫的书桌(上)与家中角落
榻旁边的小桌子 , 仔细一看是被淘汰的小学课桌 , 背板覆上了自己柿子染的布 。 角落里有她常工作的书桌 。 那张书桌是破的 , 中间有一个破洞 , 台灯线正好从这个破洞里穿过 。


深受朋友喜爱的房间
因为来往的朋友很多 , 朱丫在房间里又挖了一个洞 , 辟出一个新的小房间来 , 供朋友临时借住 。 几乎每个来住过的朋友都会宣称 , 这是自己的房间 。
她的厨房 , 被朋友称为“最小但拥有最美风景”的厨房 , 厨房窗外就是绿色的山 , 近得触手可及 。


厨房与工作台
空间极小 , 但是各色器皿、厨具一应俱全 。 她日常工作也爱在厨房展开 , 常常一边听着洗衣机的工作旋转的声音 , 一边闻着手冲咖啡的香味 , 一边放着巴赫 , 一边就可以开始当天的工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