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空间 , 不同的“季节” 。
生活中 , 对于温度的感知 , 男女之间仿佛存在一道深深的鸿沟……

文章图片
“男怕热 , 女怕冷” ,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异?“男要冷养 , 女要热养” , 有没有科学依据?怕冷是一种病吗?
看完这篇文章 , 你就有答案了!
为什么男怕热 , 女怕冷?
首先 , 要明白的一点是:研究体温时 , 通常将人体分为核心和表层两个部分 。核心部分(脑、胸腹腔内部)的温度称为体核温度 , 表层(皮肤)部分的温度称为体表温度 。体核温度是相对稳定的 , 人体通过平衡热量损失和热量产生来控制体核温度 。
当暴露于热的环境时 , 存在于皮肤、黏膜的温度感受器被激活 , 将信号反馈至大脑 , 大脑会发出适当的信号和指令使皮肤血管扩张 , 释放热量 。当暴露于冷的环境时 , 人通过收缩皮肤血管等来减少热量损失 , 这时皮肤温度就会下降 , 手和脚就会感觉到冷 。
而造成男性和女性对温度的感知存在差异 , 有以下几种原因:
1、遗传和进化
研究发现 , 对温度感知的性别差异不是人类特有的 。雌性小鼠的温度感受器对低温的敏感性更高 , 雄性和雌性动物在繁殖季节倾向于分开 , 雄性动物多喜欢住在凉爽的地方 。
尽管女性体温(体核温度)平均高于男性0.3℃ , 但女性手的平均温度比男性低 。《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 女性的手部平均温度比男性低2.8℃ 。这种温差意味着女性比男性更善于保温 , 同时女性更容易感知寒冷 。体核温度和温度感受器之间的温度差值越大 , 身体越会感觉到冷 。
2、男性新陈代谢率比女性高20%左右 。男性的基础代谢率高 , 喜欢吃蛋白质、食量大、活动量大均可增加代谢率 , 产热量随之增加 。
3、肌肉可以帮助人体产生热量 , 维持体温 。男性的肌肉群往往比女性更大 , 意味着男性能产生更多的热量 。
4、女性热量流失更快 。女性在体型、体重方面都比男性小 。女性的体表面积相对体积的比值更大 , 意味着女性散热更快 。
5、女性的体脂平均比男性多10%左右 。这可以保护体内重要器官不受寒冷的影响 , 而这些脂肪会起到绝缘作用 , 所以女性的皮肤温度往往较低 。这有点像在房子里增加了隔热层 。
6、女性血管对寒冷的反应更敏感 。遇冷时 , 外周血管的收缩可以保持核心体温 , 而且还增加了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绝缘能力 。此外 , 雌激素使得血液黏稠度增高 , 手脚的血液流动缓慢 。
男人要“冷”养 , 女人要“热”养?
网上流行这么一种说法:男人来自火星 , 女人则来自金星 , 所以男人要“冷”养 , 女人要“热”养 。
这句话不完全正确 。个人温热的舒适感不光和性别有关 , 还和年龄、体质、健康状况、心理状态都有关 , 不能一概而论 。
最好的养生就是健康的生活习惯、适量运动、良好的情绪和睡眠 。
怕冷是病吗?
怕冷可能是某种疾病的症状之一 , 比如: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不能产生足够的促进新陈代谢的甲状腺素 , 患者通常表现为怕冷 , 疲倦 , 呆滞和虚弱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