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价格大跌之下,OLED电视望加速替代

本文来自家电网 。
进入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 , 显示面板产业已经“风声鹤唳” 。 标志性的32英寸液晶面板 , 三季度底 , 较年中价格高点 , 已经下滑高达4成 。 ——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液晶面板大跌价 , 进而是彩电市场大跌价 , 已经不可避免 。
对此 , 业内人士指出 , 上游市场的价格变化 , 必然显著影响不同技术门类产品的“市场既有结构” 。 特别是次世代OLED创新产品 , 可能因此进入“加速替代”的新阶段 。
液晶价格周期 , 恰成全了OLED电视
在2020年5月到2021年6月的13个月内 , 液晶面板等显示上游核心部件 , 经过了一轮空前的牛市 。 受制于全球疫情影响 , 包括宅经济、远程办公、居家办公的需求场景的景气 , 显示面板全球市场井喷 。 同时 , 欧美等国家地区代表的货币宽松 , 对冲了疫情对购买力的压缩 , 形成了一轮“采购潮” 。
但是 , 显然这些支撑液晶等显示面板牛市的因素都不是“长期性规律” 。 因此 , 行业早就有相关判断:即“透支型”成长的牛市背后 , 就是很快迎来“大熊市” 。 这是2021年6月份之后 , 显示面板市场进入价格下行周期的基本逻辑 。
不过 , 在这一轮特殊的周期性行情中 , OLED面板是一个特例 。 首先 , 在液晶面板价格上涨的第一阶段 , OLED面板价格基本还处于下降通道;第二 , 进入2021年之后 , OLED面板价格表现为企稳为主的微调 。 其中 , 仅仅是2021年第二季度 , OLED面板有明显的价格上涨 。 且在OLED面板价格上涨“尚未传导到彩电终端价格之时” , 液晶面板就进入价格下降周期 , OLED面板价格上扬也顺势而止、甚至进入同步液晶面板价格下滑阶段 。
正因如此 , 今年8月10日 , 小米电视6 OLED正式发布 , 定位年轻人的第一台OLED电视 。 价格方面 , 55寸零售价5699元 , 8月16日上午10点首发价仅仅4999元 。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款售价低于5000元的大尺寸OLED电视机 。
也就是说 , 抛开OLED面板的价格变化 , 单纯的从终端彩电看 , 在这一轮强烈的液晶面板和液晶电视牛市周期中 , OLED电视价格是“不断下降”的 。 也正是借助于“价格”竞争力的持续增加 , OLED电视的销量不断上升 。 预期2021和2020年OLED电视机全球出货量增幅不会低于50% 。
【液晶价格大跌之下,OLED电视望加速替代】新玩家入场 , OLED电视进入新时刻
虽然OLED电视机销量在2020年和2021年前三季度增长喜人 , 但是其在全球彩电圈的总量依然有限——究其原因则是“上游面板产能有限” 。 即LG是OLED彩电面板的唯一、有限供应商 。
目前 , LG的OLED面板产能主要是:2020年广州8.5代OLED生产线量产后 , 满产的月产能为6万片玻璃基板;同时 , 2021年LG对这条线进行了扩产投资 , 使其最大产能达到9万片;加上韩国坡州工厂的7万片玻璃基板月产能 , LG共计拥有OLED 8.5代线面板总体月产能16万片 。
这个产能规模如果采用55英寸+65英寸混切 , 考虑90%的产能利用率 , 可提供每年345万块55英寸面板+518万块65英寸面板 。 这个规模看似不少 , 但与2020年全球彩电2.3-2.4亿的需求相比 , 依然很小 。
同时 , 仅仅一家企业提供OLED彩电面板 , 也不利于全面的产品宣传和市场竞争 。 不过这种LG独大的格局 , 正在面临变数:韩国媒体报道称 , 三星显示器公司将在今年11月投产QD-OLED面板 , 采用8.5代玻璃基板线 , 月产能估计可达3万片 。 据洛图科技(RUNTO)预测 , 考虑到良率 , 2022年QD-OLED电视面板的年出货量为140万片 。
三星加入OLED电视面板市场 , 且采用与LG完全不同的路线:1 。 采用喷墨印刷技术、2 。 采用QD材料进行像素彩色化转换——这将极大的改变OLED彩电面板行业的竞争格局 , 不仅是上游供应会进一步增加 , 同时也代表着全球彩电市场第一品牌三星会正式推出OLED电视机 , 也会带动其它面板显示巨头加速OLED彩电面板项目的实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