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书店、驻唱歌手、街头画师……文化元素让夜经济“潮”起来( 三 )

  同样具有治愈功能的还有24小时书店 。 北京互联网从业者Sean Wong是三联书店的常客 , 有时失眠 , 就会到书店安静地看看书 , 书店的氛围有助于缓解内心的压力 。 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 , 也直奔书店寻找解决之道 。 “需要从书中汲取一些灵感 , 让自己从牛角尖里钻出来 。 ”

  24小时书店成了很多人的“深夜书房” , 看书到凌晨成了一些年轻人的常态 。 自从书店开业以来 , 张越便在这里上夜班 。 据他观察 , 平日里 , 约有20人会在这里呆一整晚 , 周末人数会翻一倍 。 凌晨一点多 , 会有零星几个人去收银台结账 。 到了凌晨两三点 , 书店里有些人仍在看书 , 有些人已经睡着了 。 夏天的凌晨书店里十分安静 , 窗外的天渐渐生发亮意 , 张越也会选择看看书 , “这时感觉整个书店都是自己的 。 ”

  书店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 , 有时也成了漂泊者的临时落脚处 。 张越表示 , 在天气较为恶劣时 , 凌晨偶尔会有流浪汉进店休息 。 一年多以来 , 张越见过天南地北来的游客 , 半夜来到书店 , 点杯咖啡 , 看看书 , 偶尔也和店里的人一起侃大山 , 第二天一早他们又赶往另一个目的地 。 在城市里 , 书店的功能不仅输出文化 , 还有温暖 。

  夜经济的发展让年轻人不再只沉浸于网络社交、电商购物 , 而是走出去亲身体验、感受、触摸、挑选 , 其中人与人的交流与感知 , 那种幸福感和满足感与在网络上的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 。 周琭峣说 , “我希望大家能走出来 , 真人与真人进行交流 。 ”

  (见习采访人员 赵丽梅 李若一)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