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已成为短视频生产与消费的主力 , 在民曲民乐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中 , 我们看到了青年对优质内容的主动选择 , 也看到了他们作为传播主力军的文化自觉 。 短视频未来应利用视觉化的影像表达方式 , 为年轻一代营造持久的、稳定的创造空间和审美空间 , 让日常生活的深层审美成为主流 。
古语有言:“兴于诗 , 立于礼 , 成于乐” , 诗、礼、乐自古便是人类的基本精神需求 , 短视频传播民曲民乐让人们的日常生活回归礼乐的氛围与诗意的美感 。 通过对高深艺术的日常化“解码” , 艺术与美不再是远离日常生活的存在 , 短视频用青春化的传播方式 , 引导大众成为创造艺术与美的主体 , 也为青年一代提供了文化实践、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的持久性社会动力 。
文/冷凇(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
刘俊(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
新京报编辑 徐美琳
校对 危卓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