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三点半”还能这么上?这帮小学生设计出了智能垃圾桶、口罩检测仪......( 二 )


文章图片

【“课后三点半”还能这么上?这帮小学生设计出了智能垃圾桶、口罩检测仪......】(万全二小人工智能课堂)
疫情结束后 , 家长也呼吁学校全面开展人工智能课程 。 于是 , 人工智能课程作为万全二小信息化校本课程在三、四年级中铺开 , 在素拓时间和课后服务的时间进行授课 , 素拓课程每周两节 。
付出就有收获 , 万全二小六七位学生在“2021年和平区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 , 获得了小学创意编程优秀作品奖 。 这给全校极大的鼓舞 。
02
围绕生活发现问题 , 用AI解决问题
2021年 , “双减”政策落地 , 这是教育当中一个巨大的变化 。
作为基层学校 , 马媛考虑的是:“万全二小如何缓解家长在暑期当中的焦虑情绪和看护问题 , 引导和帮助孩子拥有一个安全、快乐、有意的假期 , 培养孩子自主的能力?”
“课后三点半”还能这么上?这帮小学生设计出了智能垃圾桶、口罩检测仪......
文章图片

(万全第二小学党支部副书记、校长马媛)
在与腾讯教育的共同碰撞下 , 万全二小暑期在线开展了“培养小小产品经理” 的活动 。
对于老师来说 , 最大的痛点是“人工智能课程该怎么教?”“培养小小产品经理”的活动恰解决了这个问题 。 “培养小小产品经理”是希望引导孩子们像真正的产品经理一样 , 去观察周围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 , 并将问题清晰具体地描述出来 。 最终利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 去逐步解决问题 。
暑期的“培养小小产品经理” 活动受到家长和小朋友们一致好评 , 开学后 , 活动延续到了课堂上 。
智能垃圾桶的创意来自四年级的阴政瑞小朋友 , 在创意提出后 , 受到闫雅娟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同 , 仅仅一天的时间 , 阴政瑞就把程序做了出来 。
在闫雅娟老师启发下 , 阴政瑞和小伙伴们又发现了智能垃圾桶更多的用处 。 比如 , 应用在日常生活的垃圾分类上 , 帮助环卫工人减轻负担 。 经过讨论之后 , 孩子们决定将它升级成一个能够自动识别垃圾种类的智能垃圾桶 。
小朋友们运用学习到的人工智能知识 , 写好了图像识别的自动化程序 。 闫雅娟老师又借来了一套由可可乐博提供的智能硬件工具 , 帮助他们为程序装上了摄像头与传感器等智能硬件 。 经过反复实验与调试 , 这套以图像识别为原理的智能垃圾桶终于成功运转了起来 , 塑料瓶、易拉罐、纸盒等不同材质的垃圾 , 都能够被准确地识别出来 。
“课后三点半”还能这么上?这帮小学生设计出了智能垃圾桶、口罩检测仪......
文章图片

(万全二小信息技术老师闫雅娟)
闫雅娟表示 , 学校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初衷 , 并不是就是让孩子们学编程 , 而是希望孩子们能观察生活 , 从而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 这是做这件事的初衷和用意 。
因此 , 老师们在给孩子们设计课程时 , 除了人工智能与编程知识的讲解 , 更注重多维度地激发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创新性 , 引导他们如何学以致用 , 把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小问题 , 尝试利用自己掌握的人工智能与编程知识去探索解决方案 。
“培养小小产品经理” 活动让孩子们有很大收获 , 活动期间 , 学生们针对日常观察到的生活场景 , 开发出了许多创意十足的作品:比如 , 针对同学们容易忘记戴口罩的情况 , 设计了一套人脸识别的口罩检测程序 , 可以提醒没戴口罩的人佩戴好口罩;为了避免因姿势不正确戴上“小眼镜” , 有的同学基于感应原理设计出了距离感应桌 , 矫正坐姿不端正的问题;还有同学设计了一盏智能感应台灯 , 提醒同学们在读书作业时注意用眼距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