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通过人工智能课程 , 培养孩子们的思维方式 。
来源|多知网
作者|王上
图片来源|受访者
“我在小区里经常发现垃圾桶满了 , 而住户垃圾无法投放 , 且容易滋生细菌 , 我想设计一个自动识别垃圾桶容量的智能垃圾桶 , 能提醒环卫工人及时清理垃圾!”
“出门的时候有时候会忘记佩戴口罩 , 我想做一个提醒佩戴口罩的检测程序 。 ”
“有时候看书不由自主地就东倒西歪了 , 我很怕成了近视眼 , 我想做一个能提醒正确坐姿的程序 。 ”
…………
这些创意是天津市和平区万全第二小学(以下简称“万全二小”)的三、四年级的学生们通过观察生活想到的 , 有意思的是 , 这些想法很多最终变成了学生们的创意作品 。
“嘀”的一声 , 塑料瓶在摄像头前轻轻一扫 , 对应的垃圾桶盖自动打开了 。 “成功啦!”这群十岁左右的“小小产品经理”开心地喊起来 。
文章图片
(“小小产品经理”设计的智能垃圾桶)
作为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一环 , 科学素养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 在全国各地加速落地“课后三点半”的大背景下 , 万全二小将人工智能教育引入课后服务 , 通过与腾讯教育联合推出“培养小小产品经理”活动 , 探寻课后服务工作的更多可能 。
当下 , 万全二小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课程 , 有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手工类、传统文化类等 , 人工智能课程(AI课程)是其中之一 , 学生会基于对课程的了解和兴趣利用智慧校园核心素养模块去抢课 。
人工智能课程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 也是学校课后服务的重点工作之一 。
01
与人工智能课程结缘
在2020年疫情最严峻的期间 , 万全二小与人工智能结缘了 。
当时 , 国家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倡议 , 萦绕在万全第二小学党支部副书记、校长马媛脑中的一个思考是:“在特殊的环境下 , 在推行正常的教学之外 , 如何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满意度和参与度?”
恰逢这时 , 和平区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与腾讯教育平台正在遴选学校线上AI课程的试点校 , 万全二小报名后被选中 。
在疫情期间 , 万全二小先做了一个试点班级 , 首先经过综合考虑 , 坚持兴趣导向 , 在家庭中硬件设备能支撑住的孩子做为试点班级的成员 。 马媛回忆:“仅用了7天的时间 , 从组建团队 , 到平台测试 , 到成立班级 , 到课程的选择 , 一系列的工作完成后 , 课程如期上线 。 ”
“当时虽然是在家里 , 但是度过了一个非常繁忙的居家教学生活 。 ”在一线的信息技术老师闫雅娟对此印象深刻 。
课程都是在线的 , 闫雅娟和另外一位老师共同教授人工智能课程 。 “平时用腾讯智启学堂给孩子们上课 , 孩子们则用腾讯扣叮平台进行编程创作和练习 , 课后会给孩子留一些任务 , 让孩子在空余的时间做一做想一想编程作品 , 以作业的形式在网上提交 , 在后台能看到 。 ”这让老师们感觉到腾讯智启学堂便捷易用 , 从此走上了人工智能课程的道路 。
试点班的成功开设为万全二小的人工智能课程全面铺开提供了缓冲 , 也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 逐步积累了经验和做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