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改变命运”外教版:给农村孩子打开一扇窗( 四 )
从教近20年 , 她们如今都是教师队伍里的骨干 , 拿过无数教学质量奖 。 但和学生们一样 , 都是通过直播课才第一次和外国人对话 。
在外教衬托下 , 中国老师的发音总显得不那么对味 , 比如把Angel说成“安纠”或是把ing发成中文里的后鼻音 。 在有人记忆中 , 刚参加工作时 , 用中文标注英文发音甚至是种常见的口语速成法 , 比如good morning旁边写“古德猫宁” 。
“学生在学 , 老师也在学 。 ”张欢最近下载了好几个学英语软件 , 每天都在背单词和《常用英语900句》 。
“不能只盯着成绩”
原本作为延伸和补充的外教课 , 逐渐成为主流英语课的效仿对象 。
中国老师纷纷课后磨练口语 , 把写有常用语的纸条夹在书本中背诵 , 试着自己组织孩子唱歌、跳舞、比赛 。 以前解释生词时都说汉语 , 现在 , 她们也学外教用肢体语言或学过的词汇帮助学生理解 。 “随时提醒自己 , 咱们是英语老师 , 迫不得已再用中文 。 ”
只是她们还是会陷入两难——课堂形式再花哨有趣 , 孩子最后还是要应试 。 薛云霞曾担心 , 一周只有4节的英语课被外教占去一节 , 课程进度会被妨碍 。 可后来发现这完全是多虑 。
花园小学六四班原本并不是全年级成绩最好的班 , 但最近一次大考的及格率是100% , 最低分是78分 。 而其他班都有不及格 , 甚至出现30多分 。 最近的全县英语演讲比赛中 , 这个班的两名同学代表学校比赛 , 分获一、二等奖 。
还有很多改变 , 难以量化 。
“孩子胆子更大了 , 不害怕老师 , 随时随地都敢跟你说话 , 不管对错 。 下课也会找你 , 哪怕跟学习无关的事情 , 跟老师没有一点隔阂 。 ”赵丽君说 。
薛云霞还发现 , 一些各科成绩都比较弱的后进生 , 外教课表现也异常积极 。
她提到经常被批评调皮、多动的男孩李冬 。 有次外教问大家:冬天喜欢干什么?他抢答:喜欢吃冰淇淋!外教大笑 , 大大表扬了他 。
“在我们眼里不太好学的孩子 , 经过外教的赞美 , 自信心真的提升了 。 我觉得以前我们可能是太苛刻了 。 ”曾被孩子起外号叫“大魔头”的薛云霞说 , 夸赞学生 , 是中方老师特别需要学习的地方 。
“这些虽然是细节 , 但也许能影响孩子的性格 , 甚至一生 。 作为老师 , 我们不能只盯着成绩 。 ”
现在 , 她有意识地不再绷着脸对孩子说话 , 特别是对中等生和学困生 , 说“wonderful(很棒)”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 哪怕对方答错 。
“但好像还是没外教放得开 , 表扬的时候还是有点含蓄 。 ”她对自己的表现还不够满意 。
“给农村孩子打开一扇窗”
每次旁听结束 , 我都会随机请几位同学聊天 , 但最后 , 总是浩浩荡荡跟来半个班 。 每个人都争先恐后表达对这门课的喜爱 。
只有一位成绩拔尖的男生严肃向我建议:希望能让每个班都有外教课 。 的确 , 每到下课 , 窗沿上都会冒出几个小脑袋带着羡慕的眼神扒着往里瞧 。
“我带了三个班 , 其他班孩子总是问 , 为什么我们没有外教课?一些其他班的家长听说后也会问:能不能换换教室?”面对这些问题 , 闫娜常常不知如何回应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