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宇守正,爱奇艺没有出奇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 张怡
来源:陆玖财经(ID:liujiucaijing69)
学完奈飞 , 这些年又冒出了西瓜视频、B站这样的长视频变量 , 哪里学得过来呢?或许 , 中国长视频终会等到行业的春天 , 但是爱奇艺能不能等得到 , 就不得而知了 。
有消息称 , 爱奇艺(IQ.US)要在年底回归港股二次上市 。 若真属实 , 爱奇艺将成为股民们的“财富密码” , 还是割韭菜不眨眼的“镰刀”?爱奇艺对于投资人的新的闪光点在哪里呢?
爱奇艺的创始人龚宇 , 算是互联网圈一位知名儒士 , 十年如一日的一身正气 , 少有是非 , 口碑颇佳 。
创业之初 , 龚宇在复述HULU的故事 , 那个时候 , 爱奇艺还叫奇艺 。 如今 , 深挖内容的爱奇艺终于有自己的故事可讲了 , 自制剧《盗墓笔记》《隐秘的角落》 , 综艺节目《奇葩说》《乐队的夏天》一度成为现象级作品 。 内容已经今非昔比 , 但依然不盈利 。 事实上 , 中国长视频行业的日子普遍都不好过 。
从最开始优酷、土豆、酷六三强的涌现 , 到腾讯、搜狐、乐视、迅雷等玩家进入的百花齐放 , 再到后来的爱优腾重新洗牌成为新三强的局面 , 每一次国内玩家更迭 , 都伴随着大洋彼岸传递来的“面经” 。 说实话 , 如果没有HBO、Netflix等同行不断给予精神刺激 , 国内的长视频平台能进步到哪里 , 会是一个莫大的未知数 。
然而 , 从盈利角度来看 , 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长视频却远不如国际友商们过得那般风生水起 , 甚至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 长视频玩家换了一茬又一茬 , 艰难的行业环境却没有改变 , 爱奇艺更是新三强当中的“老大难” , 优酷有着阿里靠背 , 腾讯视频有着腾讯撑腰 , 而逐渐失去百度(BIDU.US)现金加持的爱奇艺却必须自负盈亏了 。
什么都没做错的龚宇 , 如何带领爱奇艺走出泥潭?也许时间真的不多了 。
01
什么都没做错的龚宇 , 错在了哪里?
资深媒体人向陆玖财经谈及龚宇:“十年前我曾一对一采访过他 , 觉得这位仁兄说话有条不紊 , 温文尔雅 , 当时也不觉得格外特别 , 但前段时间看了他参演的自制剧 , 没想到这么久过去了 , 他给人的印象竟一点没变 。 ”
除了儒雅以外 , 龚宇还是圈中极为少见的好老板 , 口碑极佳 , 一直做正确的事 。 然而 , 爱奇艺这家企业 , 却在温水煮青蛙的行业长跑赛中 , 逐渐呈现出凋零的势头 。 龚宇守正 , 爱奇艺却为何没有出奇?
就爱奇艺内部而言 , 这家企业的战略制定和领导层决策都没有什么可指摘的 , 每一步都稳扎稳打 , 坚持做好内容 。 2010年4月 , 爱奇艺(原奇艺)正式上线 , 凭借着对正版授权、高清画质的坚持 , 在盗版泛滥的长视频江湖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 俘获了一大批高质量用户 , 再加之百度慷慨给予的资金、技术支持 , 爱奇艺的风头一时无两 。
到了2011年 , 随着监管的加严 , 影视版权的购入成本呈指数级飙升 , 比起争相支付高昂的版权费用 , 爱奇艺把内容重心偏向了成本更低的自制剧 。 2011年9月 , 爱奇艺首部自制剧《在线爱》小试牛刀 , 随后2014年的《灵魂摆渡》三天播放量破亿 , 2015年开播的大IP《盗墓笔记》流量大到一度压垮爱奇艺服务器 , 此后 , 《最好的我们》《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作品更是高调出圈 。
爱奇艺对内容的洞察还体现在综艺业务上 , 除了斥重金购买优质综艺版权之外 , 自制综艺也让爱奇艺尝到了不少甜头 。 2014年《奇葩说》横空出世 , 清新离奇的风格狠狠锁定了一大批年轻付费用户 , 火了整整七季;2018年《偶像练习生》带动的粉丝经济让爱奇艺尝到了赚钱的滋味 , 也给《青春有你》系列拉开了序幕;2019年《乐队的夏天》更是凭一己之力搅动了失意已久的摇滚乐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