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扛不住了?中国变相裁员员工变外包,不接受拿N+1赔偿

撰文/康嘉林
编辑/赵艳秋
爱立信南京研发中心裁员又有新动向 。 根据爱立信的安排 , 从2021年11月1日起 , 爱立信南京研发中心将把630名员工的劳动关系转移至其全球长期伙伴TietoEVRY(叠拓) , 后者是一家工程服务公司 。 据AI财经社了解 , 这涵盖了爱立信南京研发中心的大部分人员 , 他们主要以3G/4G业务为主 。
在今年8月底 , 一封内部邮件首次披露 , 爱立信南京研发中心将被剥离给叠拓 。 内部信称 , 此举为“爱立信优化全球研发以提高效率” 。 除了南京研发中心外 , 爱立信在中国还有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研发中心 , 覆盖完整的无线基站系统研发 。
一位受影响的员工在社交平台上补充了这次转岗的赔款细节 , 爱立信给出的补偿条件是 , 如果不想转岗去叠拓 , 选择离职的员工将收到N+1的赔偿;愿意留下的员工 , 根据工作年限将获得3到6个月不等的签字费补偿 。
作为一家成立了145年的通信企业 , 爱立信曾历经和见证了全球通信市场太多的商业重要时刻和节点变迁 , 而且其在中国市场也有百年历史 。 在5G规模部署的大热周期下 , 这家百年老店遇到了新的课题 。
就在10月19日 , 爱立信总裁兼CEO鲍毅康在业绩发布会上透露 , 爱立信在三季度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暴跌74% , 计划从四季度开始重组在华业务 。
“我准备去叠拓 。 ”爱立信南京研发中心的唐梓告诉AI财经社 。 唐梓认为这次转岗到外包公司在外资企业中是很常见的 , 考虑到自己的年纪和实际情况最终只能选择落定 , 但亦有不少同仁认为公司就是在“变相裁员” 。

爱立信扛不住了?中国变相裁员员工变外包,不接受拿N+1赔偿

文章图片
图1/3
图/视觉中国
外包编外人的彷徨
一位人力资源专家向AI财经社解释称 , 外包 , 一直是企业节约人力成本的有效方式 。 具体到操作层面 , 员工原本签约为A公司 , 然后调岗去B公司 , 在B公司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 然后B公司再裁员和发放少许补助 , A公司便可节约赔偿金 。
这似乎与爱立信此次计划如出一辙 , 但这位专家评价这次的顶层设计“更为周全” 。 正如一位爱立信员工直言 , 如此操作可使爱立信当前3G/4G业务得以延续 , 叠拓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一支一流的研发团队 , 为后续业务做好准备 。 两家公司此过程中节省大量原本应该支付的裁员、招聘等成本 , 无论是不是“变相裁员” , 都稳赚不赔 。
但不少老员工则为此叫苦不迭 , 唐梓给自己算了一笔账 , 如果卖身给叠拓 , 月工资不变看起来是平移 , 但五险一金变少 , 加之原本的月工资就少于同行 , 且没有提及年终奖和其他福利待遇 , 平移等同于降薪 。
AI财经社了解到 , 与正式工不同 , 外包员工没有花名 , 没有正式员工牌 , 无法进入业务核心群 , 五险一金都是按最低标准缴纳 , 作为编外人 , 更要备尝冷眼 。 而在互联网大厂屡屡出现负面新闻之时 , 被推到大众面前的“背锅侠”似乎永远是外包员工 。
更为重要的是 , 叠拓被爱立信HR宣扬得极其诱人和富有前瞻性 , 但直到现在 , 所有计划都活跃在PPT中 。 公开资料显示 , 叠拓总部位于芬兰 , 为电子OEM与半导体等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 是爱立信的长期供应商之一 , 其他业务量甚少 。
如果放弃卖身 , 所拿到的补偿则杯水车薪 , 令不少员工看不到出路 。 一位通信行业猎头告诉AI财经社 , 在邮件发布当晚 , 市面上便出现了不少拥有爱立信研发经验的简历 。 也是在那一晚 , 上海诺基亚贝尔放出相关职位 , 但坑位只有20个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