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还是没说要造车 。 在今天(10月27日)举行的开发者大会(ODC 21)上 , OPPO宣布的是一个名为“OPPO智行(OPPO Carlink)”的解决方案 。
OPPO没有透露这一解决方案的技术和应用细节 , 只表示“这是一套从硬件到软件 , 从技术能力到服务应用 , 跨多端的全链路无缝连接的出行服务体验” 。 OPPO软件工程事业部总裁吴恒刚表示 , 预计到2022年 , 该解决方案将落地超过1500万辆车 。
这个数字引起了业内外的关注 。 不过 , “落地”同样是一个模糊的词汇 。 与造车企业的产销量不同 , 一个解决方案如何去定义“落地”量 , 口径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是掌握在企业自己手里 。
而就在昨天深夜 , 步步高系“教父”段永平将“重出江湖”、牵头OPPO和vivo共同造车的传闻也被段永平本人在社交网络上公开回应了 。 答案依然是否定 。
不过 , 在手机行业整体上见顶的大背景下 , 国产手机巨头纷纷在手机之外寻找增量 , 早已不是秘密 。 无论是开辟电视、IoT等新战线 , 还是直接入局智能汽车这个全新的风口 , 都不会是手机厂商们轻易否定的选项 。
70家合作厂商 , 一个开放联盟 , 1500万辆车“落地”虚实如何?
吴恒刚指出 , OPPO会将车机互融能力向伙伴开放 , 建立硬件方案、应用开发者、OEM主机厂等行业伙伴的互助合作平台 。
这番描述也没有具体体现OPPO智行的核心能力和市场面向 , 但不难看出 , 这既不是目前造车企业都在追逐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 也不是类似智能座舱这样的硬件产品 , 反而更像一个整合各类供应商和需求方进行联合创新的平台 。
合作 , 也确实是OPPO在大出行领域的主要策略 。 吴恒刚表示 , 目前 , OPPO智行的合作厂家已经超过70家 , 涵盖汽车厂商、两轮电动车厂商、Tier1厂商以及出行服务提供方等 。 同时 , OPPO还与行业伙伴共同发起了智慧车联开放联盟 , 常务理事单位包括OPPO、vivo、小米、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 , “共筑繁荣的车机互融生态” 。
不过 , 这一生态的含金量如何 , 能够给OPPO本身带来怎样的行业影响力以及更加实际的营收和盈利回报 , 还远没有答案 。 今年10 月 , OPPO 方面宣布 , 其 OPPO Watch2智能手表联合理想汽车、比亚迪汽车、长安欧尚汽车、爱驰汽车和特能行(特斯拉)推出多种车控功能 , 包括 NFC 车钥匙、远程开空调和后备厢、查看里程等 。 在此之前 , 其 Find X3 系列手机也与理想 ONE 合作 , 作为蓝牙车钥匙 , 实现自动解锁车门、远程开窗、鸣笛寻车等功能 。
这些合作 , 与其说是进军汽车行业 , 不如说是通过拓展应用来提高其手机和IoT等产品的吸引力 , 距离造车更是相去甚远 。
OV对“造车”一事始终讳莫如深 , 段永平社交网络上直接否认传闻
今年4月 , 有媒体报道称 , OPPO正在筹备造车事项 , 造车计划推动者是其创始人陈明永 。 目前其已经在产业链等方面进行了摸底调研 。 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向OPPO方面进行了求证 。 OPPO方面当时表示 , 内部暂无回应 。
而对于段永平联合OPPO、vivo造车这一传闻 , 采访人员也第一时间联系了OPPO方面进行求证 , 但截至发稿时 , 尚未获得回应 。
不过 , “步步高系教父”段永平今天在社交网络上进行了“辟谣” 。 其在雪球平台上的账号“大道无形我有型”在回复网友时表示自己“20年前就退休了” , 并重申“重出江湖”的事情绝对不会发生 。 此外 , 他还补充道:“没听说过我们要造车 , 了解一下倒是可能的 。 ”
这个“我们” , 是不是包括OPPO、vivo在内的整个步步高系企业?没人知道 。 vivo方面也对新京报贝壳财经的求证请求表示 , “没有回应”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