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体舒通的功效与作用 安体舒通的功效和作用( 四 )


由于β受体阻滞药降低AMI病死率与减慢心率有关 , 故应选择无内在拟交感神经作用的制剂 。临床研究表明 , 有内在拟交感神经作用的β受体阻滞药对AMI的即刻效应不仅有限 , 且在其二级预防中具有不利影响 , 故对于AMI的治疗 , 不选用具有内在拟交感神经作用的β受体阻滞药 。美托洛尔和阿替洛尔因选择作用于心脏 , 不增加周围血管阻力和影响后负荷 , 且不增加支气管阻力 , 故临床上较常选用 。为挽救缺血心肌 , 静脉注射能更快发挥作用 , 大约在15s内起最大作用 。美托洛尔静脉注射5mg , 每5分钟间隔 , 再予用1~2次 , 共15mg(参考剂量 , 应通过实践掌握合适剂量) , 继以口服每6小时25~50mg;阿替洛尔静脉注射5mg(参考剂量) , 继以口服6.25~25mg , 1~2次/d 。这两种药物均应根据心率和血压调整剂量 。也可试用半衰期极短的艾司洛尔以了解患者对β受体阻滞药的耐受性 。美托洛尔急性心肌梗死试验(MIAMI)发现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发病时心率较快 , 获得的效果最明显 , 病死率在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8%和15.2% 。lSIS-I协作研究发现 , 阿替洛尔静脉注射因能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对急死坏死心肌的冲击应力而明显减少了心脏破裂的发生率 。
(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ACEI是治疗AMI的重要药物 。它在心室重建、改善血流动力学及治疗心力衰竭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作用 。它不仅能降低住院期病死率 , 而且显著减少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 。AMI后长期服用ACEI , 还可减少心肌再梗死和冠脉搭桥手术的需要 , 提高远期存活率 。
ACEI降低AMI病人病死率的效应 , 与阿司匹林和β受体阻滞药起相加作用 。由于AMI病死率及病残率的降低为几种药物的共同结果 , ACEI的疗效仅占其中的一部分 , 故它不能替代其他有效的药物 , 而是作为一种辅助用药 。在服用阿司匹林 , 开始再灌注治疗方案并给予合适的病人用β受体阻滞药后 , 全部病人均应考虑使用ACEI治疗 。对高危AMI病人 , 如老年人、前壁MI、既往有MI、病情在KillipⅡ级以上以及虽无临床症状 , 但检查发现有左室整体、心功能减退表现的病人等 , 应终身服用ACEI 。
ACEI的主要禁忌证包括:妊娠、过敏和前负荷适当时的低血压 。副作用有:低血压(尤其发生在首次服药后) , 长期服药可引起严重咳嗽 , 血管性水肿较少见 。
(4)钙拮抗药:尽管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钙拮抗剂具有抗缺血功能 , 但无证据显示其对降低MI病死率和改善长期预后有任何益处 。甚至有研究发现 , 短效的硝苯地平并不能有效地缩小MI范围或防止MI的扩展和控制缺血的再发 , 且有使AMI病死率升高的趋势 。在AMI急性期使用维拉帕米(异搏定)和地尔硫卓(硫氮唑酮)虽可控制室上性心律失常 , 但却没有减少梗死范围的效果 。有研究认为 , 维拉帕米(异搏定)和地尔硫卓(硫氮唑酮)的早期使用有防止再梗死的益处 , 但仍缺乏足够的资料 。目前 , 有许多学者提议:在治疗AMI时不宜常规使用钙拮抗药 。
(5)镁:AMI时 , 儿茶酚胺诱发脂肪分解 , 自由脂肪释放 。脂肪细胞内自由镁与自由脂肪酸形成皂 , 因而可利用的镁短缺 , 加上病人的心肌及尿中镁丢失增多 , 使机体对镁的需求量增加 。镁离子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因子 , 参与细胞内300多种酶的活动 , 并对维持线粒体功能及能量产生、维持跨膜离子梯度、控制细胞体积、维持静息时膜电位起重要的作用 。MI早期镁的缺乏可引起多种心律失常 。有研究证明 , 在AMI早期补充镁不仅可防治心律失常 , 且可减少MI范围 , 预防心肌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肌顿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