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场潜规则”:真正优秀的职场人,早已戒掉了情绪( 二 )
要想在高难度沟通现场安全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 你需要三个步骤 , 它们分别是:
第一步: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在表达情绪之前 , 除了识别情绪 , 你还需要整理自己的情绪 。 所谓整理情绪 , 就是要在高难度沟通现场做到这两点:
?把太复杂的情绪梳理成一两种最主要的情绪
?让太过强烈的情绪降降温 , 变得温和一些
在前面的案例中 , 刘总监突然被质问时 , 最直接的情绪是愤怒 , 深挖一层 , 可能还有厌烦和疲惫等情绪 。 这种情况下 , 刘总监的情绪非常复杂 , 也很强烈 , 对沟通来说是极其危险的 。
这时候 , 刘总监该怎样整理自己的情绪呢?他可以这样来做:
在所有复杂的情绪中 , 让刘总监最不爽的 , 是自己的好心没被理解 , 此时的情绪是“悲伤” , 同时 , 他也讨厌公司收紧预算 , 不能给员工加太多工资 , 此时的情绪是“厌恶” 。 在确定了这两种情绪之后 , 刘总监需要做的是给这两种情绪降降温 , 让“悲伤”变成“小伤心” , 让“厌恶”变成“厌烦” 。
第二步:用中性表达法 , 来阐释情绪当你整理好自己的情绪之后 , 就可以开口表达了 。
很多朋友因为没掌握好这个技巧 , 经常会在这一步踩雷 , 激怒对方 , 给本来就紧张的关系“火上浇油” 。
比如 , 没有经过训练的朋友 , 他可能会像下面这样错误地表达情绪:
“你做的××事 , 让我非常生气 。 你怎么可以这样?必须要给我个说明!”
“你太让我失望了 , 我希望你对我道歉……”
“你说的这些话 , 让我听了非常不爽……”
你发现上面这些例句的共同特点了吗?在句式上 , 它们本质上都是“你让我××了” , 明显带有攻击性 。
就像在第一章中提到的那样 , 很多人在受到这样的指责与攻击时 , 都会立刻进入到“战斗”状态 , 与对方争吵起来;如果吵不过 , 就会进入到“逃跑”状态 , 结束与对方的沟通 。 无论哪一种情况 , 对推进高难度沟通、解决问题来说 , 都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
那么 , 表达情绪的正确方式是怎样的呢?其实 , 你只要遵循一个句式就行:
“从我这边来说 , 我感到很生气(此处是你整理好的情绪) , 因为我看到(听到)了(这里填入你自己的所见所闻) , 但事实并不是如此 。 ”
简单来说 , 这个句式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一、客观说清楚自己的情绪感受;
二、解释清楚你的情绪来源 , 也就是你的所见所闻 。
这两者缺一不可 。
回到上一节的案例中 , 刘总监在和赵经理解释前 , 就可以说:
“从我这边来说 , 我觉得很难过 , 因为我听到你指责我不为大家争取 , 但你并不知道我为了给你争取权益 , 到底尽了多大的努力 。 ”
通过上面的句式与应用 , 你会发现:
阐述情绪是不带有攻击性的 , 只是把自己心里的感受 , 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出来 。 如果你是带着指责的目的来表达情绪 , 你只会在高难度沟通现场遇到更多的分歧与误解 。
另外一点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 当你解释情绪背后你的所见所闻时 , 一定要只说你自己真实看到的、听到的 , 而非主观臆想出来的 。 职场上 , 有很多是是非非都因谣言、八卦而起 。
本来并没有什么 , 但如果你听到了谣言、八卦 , 又加上自己的各种主观臆想 , 并在表达情绪时说了很多不是你看到听到的事 , 就会让原本很复杂的高难度沟通变得难以收场 。
第三步:提出你的期待
在表达清楚自己的情绪 , 并讲明白这些情绪的源头之后 , 为了推进对话 , 你还需要提出你的期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