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老龄化社会 社会老龄化的原因( 二 )




“少子继续”“老龄加深”“劳力减少”“素质提升”这四组数据 , 是关于“生产”的 , 比如有多少人需要工作 , 养活另外多少人 , 用什么方式等 。


我们着重来看看生产 , 而和生产最相关的是人口结构 。


图2是1950年、2019年和预测的2050年的中国人口结构图 , 数据来自联合国 。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里 , 对它进行了分析 。


人类的生命分为三段 , 分别是少年、成年、老年 , 其中 , 只有成年期能工作 , 能生产 。


所以 , 人类社会几千年的运行方式都是:成年人工作 , 养活老年和少年 。这就是所谓的“上有老 , 下有小” 。



什么是老龄化社会 社会老龄化的原因

文章插图



所以 , 从生产的角度来看 , 这三段人口之间的相对数量关系和绝对数量关系这两者相比 , 相对数量关系更重要 。这个相对数量关系就是人口结构 。


1950年 , 中国的人口结构是金字塔形 , 老年人占比少 。所以 , 它的净消耗可由源源不断的、庞大的中间成年劳动人口的净产出来支撑 , 因此 , 人口不是经济增长的威胁 。


但此时 , 高出生率导致成年人要养的孩子多 , 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经济增长 。


但是 , 到了2019年 , 中国的人口结构变成了长方形 。随着老年人的比率越来越高 , GDP(国内生产总值) 增速持续下降 。


生育率虽然持续下降 , 但在这阶段表现出来的作用是不用养那么多孩子 , 所以负担小 。而且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大量人口仍处在工作阶段 。所以 , 在这种状态下 , 我们仍然能够保持6%左右的GDP增速 。


那么 , 2050年呢?


如果没有巨大的调整 , 中国的人口结构将变成倒金字塔形 。上面净消耗的老年人口 , 加上下面净消耗的少年人口 , 可能会接近中间净产出的成年劳动人口 。社会总消耗巨大 , 这将对经济增长造成严重的影响 。


所以 , 你现在应该理解为什么要多生了 。


如果我们把连续若干年每年出生人口超过2000万叫作“婴儿潮”的话 , 1949年后我国有过三次“婴儿潮” 。


第一次“婴儿潮”是1950~1958年 , 年均出生人口达到2077万;


第二次“婴儿潮”是1962~1975年 , 年均出生人口达到2583万;


第三次“婴儿潮”是1981~1997年 , 年均出生人口达到2206万 。


其中 , 第二次“婴儿潮”是单年出生人口规模最大的一次 , 有的年份出生人口甚至接近3000万 。


中国现行的退休政策是 , 蓝领女性50岁退休 , 白领女性55岁退休 , 大多数男性60岁退休 。那么第二次“婴儿潮”的起点也就是1962年出生的那些婴儿 , 什么时候全面退休?2022年 。


也就是说 , 从2022年开始 , 连续14年都会有大量的人口退休 , “婴儿潮”变为“退休潮” 。


根据国际公认的标准 ,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7%~14%为轻度老龄化 , 14%~20%为中度老龄化 , 20%~40%为重度老龄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