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减法的同时 , 水獭智创还在教师场景的管控逻辑上做加法 。
第一 , 把学生的学习终端和课桌进行了一个整合固化 。 水獭智创认为 , Pad虽然来到了教学场景 , 但它仍属于移动终端 , 在教室里 , 学生可以把它放在任意位置使用 , 另一方面 , 它可以在其他场景下使用 , 包括课后 。 这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的专注 。
第二 , 为课堂的控制权做加法 , 只要老师发起上课 , 不论学生终端在什么界面 , 都直接跳转到上课界面 。 课后水獭智创还设置了监管和护眼保护 。 不论是课堂内容、课内互动还是课后监管 , 教师都可以实时掌握和把控 。 智能教室变成了教师的延伸 。
第三 , 水獭智创课桌会对学生的使用行为进行监管和数据沉淀 , 这方面的数据最终也会汇总到数字化的学生成长档案 。
02
设计师手中的智慧教室
水獭智创是设计公司洛可可集团旗下的教育科技公司 , 团队的设计基因让他们在“好看”、“创新性”这些特点上下了一番功夫 。
国家对于中小学课桌椅有严格的尺寸规定 , 所以水獭智创能够做的改变并不多 。 但设计出身的他们强化了课桌与屏幕之间的整体感 , 改变了细节的处理 。
首先外形上 , 水獭智创的数字课桌与传统桌脚直上直下的设计不同 , 在支撑处选用了斜角结构 , 整个桌子从侧面看去呈Z字形 。
除了好看外 , 这样设计的另一个好处是稳定 。
蔡雨旸分析:“使用时 , 桌面前端是受力点 , 相当于Z的左上角 , 从物理角度来说 , 这时候桌面施加向下的力 , 这些力量会传导到中间的桥梁 , 也就是 Z字斜杠的位置 , 然后再进一步传导到桌脚 , 就又形成了一个向下的力 , 这些结构会相互制约 , 相互影响 。 对桌面施加的力越大 , 桌子就越稳定 。 ”
文章图片
数字课桌上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课桌前端的那块屏幕 , 当时蔡雨旸至少选了30多种不同尺寸、不同材质的屏幕 , 才敲定了现在这块更小巧 , 更护眼的非标准屏幕 。
为了保持整体感 , 屏幕两侧无显示功能的区块也设计成了黑色 , 未来可能会在这块区域做出实体按键 , 以满足低年级孩子上课频繁的互动需求 , 以及其他课上功能 。
不光是硬件 , 在软件方面 , 水獭智创也下了功夫 。
在教师端 , 蔡雨旸认为水獭数字教室的定位就是一个教学工具 , 自己不生产内容 , 但是可以为教师提供大量内容 。 水獭数字教室在提供国家标准教材的同时 , 还会帮助教师去备课 。 为此 , 水獭智创还和学科网、百度文库这类公司达成了合作 , 把大量的这种课外教案、课程、题目精选都加入了终端之中 。
在学生端 , 孩子从进教室开始 , 智慧教室就开始发挥作用:
当孩子走进教室坐下后 , 第一件事就是快速登录进系统 。 水獭智创终端上带有一个摄像头 , 其唯一的功能就是人脸识别 , 用以快速登录 。 界面会显示今天他需要知道的所有信息 , 比如他的名字 , 今天他的课表 , 他的个人成长档案 , 以及学习工具等等 。 学生可以在课前或课后使用这些功能 。
开始上课以后 , 老师会用相应的教学工具发起上课 , 当老师的指令传达到终端上时 , 当前这个班级里的所有学生终端就会统一进入到上课界面 。 这时系统页面会变成纯黑 , 只剩下举手的操作 。
目前水獭数字教室开放的功能并不多 , 主要开放了6个最核心的功能 , 包括:划重点、内容分发、选择题答案提交、随机点名、随机抽人回答问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