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原题是:骑手为谁打工

文章图片
图1/6
2021年春节期间 , 一名外卖骑手正在送餐 。

文章图片
图2/6
一群外卖骑手正在参加站点组织的早会 。

文章图片
图3/6
两名骑手在送餐间隙吃饭 。

文章图片
图4/6
一名骑手在路口等待红绿灯 。

文章图片
图5/6
2021年元宵节 , 一名骑手在工作时经过朝阳大悦城 。

文章图片
图6/6
2021年除夕夜 , 一名顺丰骑手在居住的城中村里的小饭馆独自过年 。
两年半以前 , 一名叫做邵新银的饿了么骑手在送餐途中发生了严重的交通事故 , 胫骨平台骨折、外踝骨折 , 还断了三根肋骨 , 经医院和律师评估可能构成9级伤残 。 然而 , 时至今日 , 他还没有获得一份受法律认可的工伤认定 , 也没有拿到工伤赔偿 。
他早在两年前就在北京打赢了劳动仲裁 , 却在随后一场发生在重庆——这个河北农民未曾工作过 , 甚至没有去过的地方的官司中败诉 。
饿了么没有在上述任何一个环节现身 , 应诉的是一家名叫迪亚斯的公司 。
在新一轮劳动仲裁中 , 邵新银面对的又是一个他此前没怎么听说过的公司——太昌公司 。
对他进行法律援助的律师梳理出了更多他闻所未闻、却又与本案息息相关的公司:比如天津某建筑公司、上海某外包公司 , 它们曾给邵新银的工资缴税 。 这名律师从业15年 , 经手过超过3000起农民工维权案件 , 可这个案子还是把他“整蒙了” 。
邵新银是中国的数百万骑手之一 。 平日里 , 他们穿着蓝色、黄色或其他颜色的服装奔走在大街小巷 , 撑起了外卖行业超过6000亿元的市场规模 。 但当意外发生 , 这些公司却近乎隐形 , 骑手们的维权之路举步维艰 。
1907份判决与0.32%的认定率
邵新银的故事并不是孤例 。 仅代理本案的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下简称“致诚”) , 过去2年里就接到了多起同类的案子 。 这些案子有一个明显的共性:骑手与很多公司关联 , 但很难确定到底与哪一家存在劳动关系 , 且骑手所在的平台不在其中 。
在司法实践中 , 劳动者想要维权 , 第一步就是要进行劳动关系的认定 。 邵新银们面临的 , 就是连这第一步都走不下去 。
骑手为谁工作似乎一目了然 , 他们的工服、使用的软件都明确指出了答案 。 然而在法律层面 , 认定劳动关系需要参考多个因素 , 如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是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是否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劳动者是否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活动等 。 从表面的法律安排上看 , 外卖巨头如今确实和任何一个具体的骑手没有关系 , 他们不直接参与骑手的考勤等管理 , 不负责骑手工资发放、社保和个税缴纳 。
致诚为此做了一项调研 , 分析了自外卖平台出现以来 , 所有与骑手认定劳动关系有关的1907份司法判决 。 调研显示 , 现在外卖平台被认定为用人单位的比例为0.32%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