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重点发展旨在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居住问题的保障性租赁住房 , 是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政策部署 。 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 是关乎我国未来住房发展的重大改革、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转型 。
今年以来 , 各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速度在加快 。 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最新数据显示 , 2021年 , 全国40个城市计划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3.6万套 , 1月至9月已开工72万套 , 占全年计划的76.9% , 完成投资775亿元 。 南京、无锡、宁波、佛山、长春、南宁6个城市已完成年度计划 。
从各地近期公布的“十四五”住房规划中可以看出 , 保障性租赁住房将成为“十四五”期间各地住房供应中当之无愧的“重头戏” 。 上海市确定“十四五”期间新增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7万套(间)以上 , 达到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45%左右 。 广州市“十四五”期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0万套(间) , 占住房总量的45.8% 。 深圳市计划“十四五”期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40万套(间) , 占住房建设筹集总量的45%左右 。 北京市计划“十四五”期间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 。
这些数据释放出强烈信号:国家要下大力气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问题 。 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重点发展旨在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居住问题的保障性租赁住房 , 是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政策部署 。 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 是关乎我国未来住房发展的重大改革、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转型 。
【住房保障体系|解决新市民住房难 保障性租赁住房将唱"重头戏"】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问题有多重要?青年人是城市的未来和希望 , 城市发展得好 , 最终要靠吸引年轻人、吸引人才 。 当前 , 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重点难点在于新市民、青年人 。 2亿多新市民、青年人中 , 约70%租房居住 , 其中近三分之二 , 也就是约1亿人买不起甚至租不起商品住房 , 只能租住在城中村、棚户区、地下室 , 或者群租、合租 , 居住条件很差 。 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问题 , 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