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溢出效应”凸显:向最不发达国家释放发展红利

进博会“溢出效应”凸显:向最不发达国家释放发展红利
文章图片

11月9日 ,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 第四届进博会消费品展区 , 工作人员在为观众介绍一款口红打印机 。 通过这款机器 , 可以实现口红色号的“私人订制”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曲俊燕/摄
进博会办到了第四届 , 塞尔维亚企业也是第四次参展 , 今年它们展出了当地特色的乳制品、新型塔尔图夫(Tartuffe)酱以及葡萄酒 。 2018年首届进博会上 , 共有6家塞尔维亚企业参展 , 今年则有13家 。
“如果不是因为疫情影响人员往来 , 相信这个数字还会翻倍 。 ”塞尔维亚工商会代表处主任叶连娜·斯特凡诺维奇接受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情况下仍要坚持参展 , 这既是向中国合作伙伴表明承诺 , 也说明塞尔维亚企业对中国市场非常乐观 。 “到目前为止 , 这是塞尔维亚品牌表现最好的一届进博会 , 我们希望这一趋势明年也能继续下去 。 ”
本届进博会共有将近3000家企业参展 , 其中不仅有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巨头 , 也有来自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 。 据统计 , 本届进博会共有90家来自33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参与 , 它们准备把当地富有特色的咖啡、蜂蜜、辣椒、松子等商品推向中国市场 。
未来10年 , 中国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22万亿美元 , 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和商品自然也能从中找到自己的细分市场 , 而进博会就是他们观察中国市场、分享中国机遇的窗口 。
把高品质、有特色的产品卖到中国去
【进博会“溢出效应”凸显:向最不发达国家释放发展红利】如果你是咖啡爱好者 , 大概听说过全球知名的蓝山咖啡 。 正宗的蓝山咖啡原产自美洲国家牙买加 , 但产量有限 , 去年也只有500多吨 。 2008年之前 , 牙买加蓝山咖啡有将近九成都被出口到日本 , 因为早在上世纪60年代 , 就已有日本商人开始投资牙买加的咖啡产业 , 并且获得蓝山咖啡的优先购买权 。
不过这些年 , 蓝山咖啡对日本的出口减少 , 取而代之的是对中国的出口 , 也有不少中国企业开始走进牙买加 , 做起了蓝山咖啡的生意 。 上海咖海实业有限公司总监徐浩就是其中之一 , 通过与牙买加农业主管部门、本地庄园主的合作 , 他们从牙买加直接进口咖啡豆 , 运回中国加工销售 。
本届进博会上 , 徐浩所负责的蓝山咖啡展台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品尝、洽谈 。 据他介绍 , 牙买加本地商人一般把咖啡豆按品质分为三个等级 , 其中品质最好的一类咖啡豆主要用于出口 , 而中国市场逐渐成为这些一类咖啡豆出口的首选 。 这几年 , 随着中国咖啡消费的兴起 , 越来越多人爱喝高端的手磨咖啡 , 品质最好的一类蓝山咖啡豆也深受中国消费者喜欢 。
巨大的总量 , 各异的需求 , 中国市场正在吸引各国企业把高品质、最好的产品带到进博会 。 例如 , 东欧国家阿塞拜疆今年就带来了有本地特色又高品质的石榴汁和石榴酒 。
阿塞拜疆是石榴的原产地 , 也被誉为“石榴王国” , 其境内的小高加索山脉更是全球最重要的石榴主产区 。 过去 , 阿塞拜疆的石榴产品主要向欧洲国家出口 , 很少到中国来销售 。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 , 从2019年开始 , 阿塞拜疆企业逐渐扩大了对中国市场的石榴出口 。 光是去年 , 阿塞拜疆就向中国出口了价值100多万美元的石榴或石榴制品 。
向最不发达国家分享购买力
本届进博会上 , 来自东南亚小国东帝汶的猫屎咖啡再次亮相 , 咖啡的香气四溢 , 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停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