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的第一个信号不应该被视为小病 结肠镜检查越早越好

大肠癌是我国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甚至超过胃癌,居消化道癌变首位。
而且,由于我国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和人民的老龄化,肠癌的发病率不仅在增加,而且呈现出逐渐年轻化的趋势!

也是受肠癌高发的影响,网上关于肠癌的科普文章越来越多。他们说的症状基本都是大便习惯改变,大便里有血,肠梗阻等等。
但实际上,在临床上,这种症状很难出现在肠癌的早中期,尤其是当肠癌患者出现肉眼可见的混合性血便时,病情基本已经到了中晚期,甚至晚期!
肠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实只有两个字:腹痛!

根据多年的临床研究和,大肠癌的高危包括肠癌和肠息肉家族史、慢性疾病史、45岁以上人群、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等。
如果最近突然出现异常腹痛,需要警惕!
根据临床资料调查,首次大肠癌患者腹痛发生率达60%~81%。与大便改变相比,这种症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更容易引起患者的警惕和重视!

肠癌引起的腹痛主要来自五个方面:
1.肿瘤形成局部浸润,逐渐侵入患者的粘膜下层或肌层;
2.肿瘤对肠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导致肠道功能障碍和异常痉挛;
3.肿瘤侵入癌周器官或组织,引起组织间粘连、牵拉疼痛;
4.肿瘤的不断发展导致肠管过度狭窄和肠梗阻,进而诱发疼痛;
5.肿瘤发展到晚期,导致肠穿孔,腹痛严重!

通常肠癌患者早期出现腹痛,一般与癌刺激和局部浸润有关。这种疼痛多表现为钝痛、钝痛或扭刀痛。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患者平时不觉得疼,但是吃了之后就出现了隐痛或腹胀等症状!

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发展,疼痛程度会逐渐加深,疼痛时间可分为持续性和阵发性。通常,肠梗阻患者常出现阵发性疼痛,患者可能会因癌症刺激而出现腹痛,或突发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
肿瘤浸润整个肠壁,发生组织粘连后出现持续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会逐渐加重,发展为持续性疼痛!

如果是肠癌患者腹部突发难以忍受的疼痛,伴有腹部压痛,像木板一样触碰腹部,往往是肠癌术后肠穿孔的表现,所以患者要第一时间就诊,并做相关检查!
【肠癌的第一个信号不应该被视为小病 结肠镜检查越早越好】一般来说,腹痛是肠癌最难也是最典型的症状。
如果是肠癌高危人群,应提高警惕,积极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包括结肠镜筛查、直肠检查、常规大便检查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